第四十七章 重头戏开场_盛唐重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重头戏开场

第(2/3)页

。”

  散乐,就是后世常说的杂技。

  杂技艺术在中国古代起源极早,在汉代它被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在隋炀帝时,设立了太常寺,这里专门教授杂技技艺。杂技到了唐代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在唐朝这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对杂技,都是抱着喜好态度,毕竟这会实在也没什么好玩的娱乐方式。

  所以虎子这群家伙一听到锣声,知道有杂技表演了之后,才会这么激动。

  方宁记得,唐朝时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作诗反映过,比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西凉伎》中就有描写“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诗句。

  白居易……恩,这家伙这会还没出生呢。

  那么这句诗……

  “慢点跑,慢点跑。”方宁被两个丫头拉着,往平原中心最高的那个高台处跑。

  虎子这群少年反应的快,跑的也快,所以很自然就占到了一个很好地位置。

  抬上表演的是一个爬杆杂技,就是一个成年人持着一根手腕粗的木杆,然后一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小丫头顺着杆子往上爬,爬到顶端之后,像只猴子一样,双腿盘踞在杆子上,冲着底下的观众拱手。

  小姑娘的动作,顿时引起旁观者的阵阵欢呼,喧闹声不绝。

  等两人表演完了,两人站在一起,冲着台下所有人鞠了一躬之后,才从后面下台,然后又有几个年纪不大的少年走上台来,表演的是顶碗……

  大热天的,所有人都不嫌热,站在大太阳底下,一但有新的杂技出现就像猴子一样大喊大叫,方宁承认台子上杂技的确不俗,但也得看个人审美,在后世,网络发达,尤其是春晚尤其喜爱这种历史艺术,所以更精彩的他也看过不少,现在是真的提不起兴趣。

  但是花花果果两个丫头看的兴起,方宁又不能撇下她们独自离开,只好在旁边给她们举着荷叶伞,挡着太阳。

  可惜了……向日葵还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