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课程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课程

第(2/3)页

压力更大。”

  “以前要是没有后勤,顶多饿个两三天,但如今要是短了,火枪就是烧火棍,面对那些猛将,只能坐蜡。”

  “你说的没错。”教官欣慰道:“没了火药后,就算是火枪上装了刺刀,但也抵不过人家训练多年精兵。”

  “所以,练兵仅仅是让士兵掌握队列、打枪,这远远不够,拼刺刀也是要练的,反而是关键。”

  “即使没有火药,到时候也能对阵杀敌……”

  说白了,其就是在驳斥火枪无敌论。

  在见识到火枪火炮的威力后,军中的一些人对其大加褒奖,甚至只练队列和放枪,对于搏斗不屑一顾。

  但火枪不是万能的。

  在南方雨林,荒漠,下雨天等,火枪的劣势就出现了。

  均衡发展,两不耽误。

  演武堂就是洗涤这群新生的脑子,尤其是他们大部分都来自于民间,对于火枪有种莫名的崇拜。

  教导一番后,五十来号人轮流放枪,教官手把手教导如何装填火药,清理枪膛,瞄准射击等。

  两个时辰飞转而逝。

  所有人都兴致大起。

  哪个男儿不喜欢玩枪?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

  到了黄昏,所有人都尝试过放枪。课也正式下了。

  这一趟教学,用掉的火药达到了二十斤,数十块银圆,可以说是奢侈的。

  但是面对这群未来军中的营正们,这点钱又算不了什么。

  高郃回到了宿舍。

  这是一个上铺下桌的四人间,狭窄,臭味熏天。

  在演武堂施行的是封闭训练,半个月放一天假,就算是他这个国公之子也不例外。

  “明天什么课?”

  他躺在床上,底下点燃了香料,却怎么也驱散不了这股臭味,反而与之混合,格外的奇怪。

  “早上是几何数学,以及地理。”

  这一番话,立马激起了几个舍友的叹气。

  高郃也头疼。

  几个数学就像是天书,让人发自内心的难受。

  演武堂的课程分为两类,文科与武科。

  其中文科包括了常识课(队列,军衔等军中知识)、地理、几何、天文,历史,后勤。

  武科则是骑术,箭弩,行船,火炮四科。

  武科四科中,所有人必须选择两科就读,而不用全选。

  因为四科暗含分配。

  骑兵,步兵,水师三种,箭弩和火炮的都是步兵。

  不过在军中,骑兵和步兵差别并不大,可以随时进行转换,而水师则不行。

  故而选水师的很少,一届三百人,只有寥寥数十人去选择。

  但水师的优势也很大,由于竞争少,升官也是较为便捷的,还可以携带家属。

  水师造反,没听说过,朝廷很放心。

  相较于庶吉士们在内阁实习,演武堂堂则讲究学习。

  文六,武二,八科中必须全部及格线上,才会被批准毕业分配。

  不然的话,就让你考中了武状元,挂科了也难分配。

  且除了状元,榜眼,探花明确入侍卫司外,余下的四十七名额,则按名次下排。

  分配到京营还是边军,也很看毕业分数。

  可以说,这八科事关毕业和分配,谁也不敢马虎。

  谁不想待在京城,待在皇帝身边磨资历?

  简在帝心,就是最佳的升官方法。

  就这般,在四月的暖阳中,演武堂绍武十八年的武进士们迎来了毕业日。

  那一届,则有六百余人。

  前五十人入侍卫司,成为新的带刀侍卫,拥有广阔的未来。

  而剩余的人,则按照成绩,被分配到京营,边军中。

  而边军,则又分成三六九等,比邻京城的察哈尔,自然是首选,而像是安西,吉林那种,就备受抵制了。

  由于是按照成绩排名,所以出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文化较低但孔武有力的都去了边军,而那些擅长读书的,则进了京营。

  以至于许多人开玩笑,京营日后怕是一群秀才兵了。

  但高郃有个好爹,他当然明白,京营一直是想要秀才兵。

  因为受到儒家熏陶的武将,更容易得到信赖,不容易造反。

  说白了,读书明事理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