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工程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工程

第(2/3)页

声不错,拔授泉州知府,后又升之为福建按察副使。

  因为其节气不屈,又领兵作战过,还在福建多年任官,对于西夷、台湾之事熟悉,去往吕宋正合适,不用担心出什么毛病。

  更关键的是,他年纪不过四十三,年轻力壮,正好合适。

  对于此人的经历,朱谊汐是满意的。

  当年在南京登基,在任用前朝旧人的时候,朝廷并没有一股脑的任用,而是择优而选。

  而第一个排除的,自然是曾经在北京城投靠李自成和满清的朝廷命官。

  而优先录用的则是那些领兵作战,不屈不挠,且心向朝廷的贞洁之士。

  能力有没有且放在一边,节气是最重要的。

  谁能够否认洪承畴的能力?

  但他就是变节了。

  所以,金堡此人无论是资历,能力,亦或者身体状况,为官经历,都让皇帝感到满意。

  “就任他为吕宋总督吧!”

  朱谊汐将第三份票拟拿起,开口说道。

  一旁伺候的田福忙不迭地起笔批阅。

  至于孙林,他才不过二十五六岁,担任南海水师总兵就已经是震惊官场了,如果在提拔为总督,绝对能够让朝廷乱套。

  他可不敢像乾隆一样,在福康安20岁的时候就任命为军机大臣。

  宠臣的提拔,也不能这样乱来,这不是树立君臣隔阂吗?

  朱红一批,内阁没有异议,立马草拟旨意,下发吏部执行,给事中确定。

  流程走完,就快马加急,去往了天津。

  要是在往日,这样的圣旨,从运河往南直抵浙江,然后再发往福建,没有两三个月根本就达不到。

  但是如今却从天津坐船,乘坐海船直接顺流而下,半个月左右就能抵达福州。

  而此时,担任福建按察使的金堡,却乘船,抵达了台湾府。

  按察使又称“臬台”,该官职负责一个省的司法、刑狱等事务,为正三品官阶。

  按察使不止掌管司法,还负责管理该省的“邮驿”事务,需保证中央下达至地方的信息不出差错。

  在一方面来说,按察使侧重于司法、油驿,按察使相当于现如今的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长。

  另外,除了对民,对官依旧有监督权,凡有贪枉不法之举的官员,按察使就有责任将其纠检揭发,上报朝廷。

  而朝廷规定的关于地方官员三年一次的考核工作,也是由按察使参与完成的。

  在按察副使下又设佥事,副使与佥事平时分道巡察地方,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

  不过,金堡此次亲自来到台湾府,实在是不得不为尔。

  台湾的夏税比江南更早,五月底,六月初就缴纳完毕,但却震惊了整个福州,福建省。

  原来,台湾府度过了三年免税期后,开始执行两年半税,这是朝廷的规矩,但就是这个半税,却让福建省上下瞠目结舌。

  夏税二十七万银圆——

  也就是说,台湾府上下一年约有百万块银圆的税收。

  商税是对半分,而粮税是三七分,即使是三七分,台湾府起码能留下三十万块。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整个福建,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四百万块,而台湾府不过六十万人,初次缴纳两税就能达到全省的四分之一。

  福建巡抚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是不信,验证之后,第二反应则是感觉台湾不止这些。

  他觉得台湾府可能许多官员不干净,或者说,提留高了。

  绍武朝进行多年财政改革,地方粮税分为一分、两分、三分不等,粮税是三七分成,而商税则是对半分。

  交给户部的叫做起运,而留在地方的则是存留。

  在绍武之前,省一级是没有财政收入的,税收是以县为单位,三司衙门财政收入。

  所以,一旦遇到大灾害,巡抚就要大户们捐赠粮银,度过难关,而这时候那些府库有钱的县衙,巡抚竟然无法调派支援,眼睁睁的看着。

  人都是自私的,各县只会各扫门前雪,不会顾及他县。

  而赈灾,就必须上奏朝廷,一来一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