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缺人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缺人

第(2/3)页

,他只能掏出几张银票,进行一番贿赂。

  管事这才松下脸:“台湾府的糖寮虽然不多,但我听说在吕宋,却有许多的白糖。”

  “我家也派人去了吕宋,收购了不少的糖寮,甘蔗地,您可以去瞅瞅,定然能买些回来——”

  说着,开出了书信,也算是门路了。

  岛津久成又去了一趟吕宋。

  吕宋总督府设立下,来往的商贾明显增多,虽然台湾府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吕宋的功能,但吕宋的价值确实难以估量。

  忙活了一通后,走完这一趟船,岛津久成再次赚了一千块,名声在长崎流传开来。

  而这时候,他在琉球府落籍的消息,立马在亲朋好友之间流传开来。

  大量的落魄武士们,怀才不遇者,纷纷表示羡慕,然后千方百计地去往琉球府定居落籍。

  短时间内,琉球府骤增三百余户,一时间喜不自胜。

  这些人要么饱读汉学,要么有一技之长,对于琉球府来说是极大的好处。

  要知道在琉球,拢共都没万户,增了上千人,这绝对是政绩了。

  至于岛津久成,则改名为岛久成,带着跑船赚到了钱,去往福州求学,准备来年考取秀才。

  显然,琉球府这一漏洞,已然被日本武士们抓住,成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科举,不论家庭血脉,只论学问的做官方法,对于日本武士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就连许多在长崎做生意的朝鲜商人也慕名而来,他们纷纷将户籍落在琉球府,以期改变子女的命运。

  毕竟众所周知,朝鲜虽然也有科举,但只有两班贵族们才有权利去应考,是大贵族的游戏,商人们根本就没资格。

  此时的琉球岛,对于日、朝两国来说,就像是后世的免税岛国,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朱谊汐当然不知道自己曾经埋下的伏笔,已经开始起作用,并且是超乎寻常的作用。

  中秋后,小麦渐渐成熟,整个北中国陷入到了麦黄之中。

  一切都要为秋收让步。

  幸运的是,在绍武十年,北方各省中罕有灾害,即使是在陕西,也是个平年,这对于多灾多难的北方百姓来说,是莫大的幸运。

  同时,一份数据也到了皇帝手中:

  “陕西、陕西、绥远、河北四省,种植番薯的面积,已经超过了十万顷……”

  尤其是在缺水缺地的陕北地区,太行山区,番薯受到了广大的欢迎,百姓们乐于在一些坡地、荒地种下番薯。

  这些在以往一无所获的土地上,能够获得数百斤的粮食果腹,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同时,番薯的吃法,也大为普及。

  番薯粉,薯干,烤番薯,番薯片等,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

  当然了,对于百姓们来说,让他们具有积极性的原因,还是朝廷税收政策的倾斜:

  十斤薯粉,抵一斤粮。

  这也是他们种植番薯的初衷。

  能够抵税,这已经是极大的动力了。

  如此一来,短短数年时间,番薯就风靡整个北方,甚至蔓延到整个中原,南方。

  与此同时,在这些贫瘠的省份,随着番薯的普及,造反暴动的乱民也越来越少了。

  陕西省呈报,在绍武十年,百人以上的暴乱,已经降到了十起以下,相较于往年,这是极大的进步。

  从这也可以在侧面证明番薯的作用。

  百姓们填饱了肚子,自然就没多少人造反。

  这时就有人说了,不是轻徭薄赋吗?怎么还会有人造反?

  说到这,这不得不提到民间许多百姓的愚昧,以及迫不得已了。

  朝廷大政方针没问题,但架不住百姓们容易被忽悠,迷信等措施让他们造反。

  而且,官场上有一项政策,无论百姓们是何原因起了暴乱,都算作是造反。

  如,某些官员贪赃枉法,逼得一些村民杀了其家,这是造反;某些士绅过分剥削,欺压百姓,引起了暴动,这也是造反。

  而官僚嘛,一向都喜欢欺上瞒下,选择性的报道。

  某些事情被压下,某些又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