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粮食负担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粮食负担

第(2/3)页

供给朝廷,待休养生息两三年后,局势必然改观。

  赵舒甚至乐观的估计,满清覆灭后,  北方太平人口滋生,赋税大增,户部每年的盈余能超过五百万块。

  而粮食更是会堆积如山。

  一场预算会议,倒是完美的结束了。

  最后,朱谋亲自求见皇帝,说出了心声:

  “如今粮价虽然依旧高昂,但想来是下跌的,所以户部上下尤爱银圆,而鄙夷粮食。”

  “粮食需要人看管,修粮仓,不时的还要晒一晒,而银圆直接装箱子送来,数一数,或者称重一下,省时省力。”

  “你的意思?”

  朱谊汐蹙眉。

  “户部上下的意思是,山东、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北直隶各省,水力不行,交通不便,运送粮车的损耗太大。”

  “与其这般,不如直接征收白银来的痛快。”

  朱谋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帝,试探性地问道。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当年初入南京时,将天下划分的银、粮分税区,即分税法。

  就是借鉴于一条鞭法的弊端改良而来,因为有的地方铜贵银贱,如江南,有的是银贵铜贱,如江西。

  所以,例如像江苏,浙江,应天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征收白银,因为他们产粮不足,白银倒是不少。

  而对于湖广、江西等产粮大省,水利发达,有足够的运力输送粮食,所以依旧收粮食。

  因地制宜,不外如是。

  如果依旧这样,山东、河南都是产粮大省,而且有运河、黄河,应该是收粮食。

  北直隶不必提,眼皮子底下,必然是粮食。

  只有甘肃、山西、陕西三省,道路难走,银钱才划算。

  但是户部却不愿意了。

  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跃,白银的用处越来越大,粮食就越来越不受待见。

  就像朱谋说的,粮食占地方不说,还得派个人给它守着伺候,成本太高了。

  随着朝廷用白银来给官吏发俸禄,粮食的重要性再次降低,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北京城作供应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