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钱粮之忧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钱粮之忧

第(2/3)页

,要知道在宋朝,所有的粮食得送开封,按照来年的收支来下发。

  就算是清朝,征税比也超过了六成。

  当然,在湖广,朱谊汐可是直接征收到了七成,不给地方留太多存粮。

  “告诉他们,到了秋税,必须上缴七成。”

  皇帝沉声道,说的话掷地有声。

  “可是,陛下,藩王……”

  “藩王宗室的宗禄,以后也不用地方衙门发下了。”

  说到这个,朱谊汐就一肚子的气。

  他深刻的记得,自己十七年的宗禄,几乎都被地方官贪去了,坐吃山空。

  按照大明的习惯,亲王郡王的宗禄不敢逾越,中小宗室也是受灾大区。

  “是!”阎崇信欢喜地应下。

  之所以与地方对半分,藩王宗室们占据主要因素,少了这一部分开支,许多地方能宽裕不少。

  “五成,也就是六百多万石粮食。”

  皇帝轻声算着:“管上半年,应该是足够了。”

  “陛下,盐税,商税等,半年来也征收了近五百万两,养活大军,绰绰有余。”

谷翊</span>  “皇爷,大喜——”

  羊乐脚踏长靴,急不可耐地跑过来,见到皇帝在阅读《三国演义》,他不由得改换了声调。

  “怎么?”

  朱谊汐神情一动。

  “襄阳传来消息,二十六日,妙夫人诞下一子。”

  羊乐当然知道皇帝心中的爱好,尤其是紧张妙仙姑娘,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就过来汇报。

  “母子平安!”

  “平安就好!”

  朱谊汐深深地松了口气,整个人浑身一阵,精神了许多。

  妙仙毕竟不是一般人。

  踱步而行,朱谊汐兴奋了许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竟然没有嫡长子。

  对于一个皇帝,王朝来说,嫡长子的重要性,远超于一切。

  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促进了明末党争的到来,更是空耗了国力。

  朱棣之所以能发起靖难之役,除了朱元璋留下藩王诛拿奸臣的谕旨外,其本身的嫡子身份,也十分重要。

  如今作为开国皇帝,嫡长子的稳定性,正是他所需要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