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陕商(上)_大明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陕商(上)

第(2/3)页

河期,棉的保暖效果,强于铁甲。

  而且,棉甲是与铁甲复合成的新盔甲,将棉花压缩,两层之间加上一层铁片甲,然后用铜钉固定。

  实际上棉花在外面起到一层缓冲的作用,里面的铁片仍然是防御的主体。

  所以,棉甲防御冷兵器上,只是稍逊一筹罢了。

  “按制,棉甲用棉料七斤,加上铁片,铜钉,护心镜,头盔等,即使加上工钱,每套成本,也不过二两白银。”

  “竟然如此便宜。”

  朱谊汐惊诧莫名。

  要知道,在西安,一套铁甲,没有二三十两,是买不到的。

  “陕西缺水,棉花养不活,但汉中却较为适宜,将军用棉甲,可谓是极为周到。”

  王徴微微颔首,感慨道。

  “就这样办吧!”

  朱谊汐兴奋道:“先造五千件,我要让本军的覆甲率,达到五成。”

  一万两就这样出去了,王徴也不由得为之惊叹:

  “将军,你哪里来这么多钱?”

  “放心,都是大家自愿捐献的。”

  朱谊汐嘴角含笑。

  别的不提,路上的保护费就是十万两,秦王的五十万两,加上汉中府的十二万两。

  如今,他手中掌握着近七十万两,比崇祯皇帝的国库还有钱。

  所以,搜刮贫民才几个钱,士绅大户才真有钱。

  ……

  而这边,随着汉中知府姜铨的不作为,又有兵力的威逼,李自成的威胁,汉中府七县一州,不得不配合行事。

  而随后,知府衙门广发请帖,邀请汉中府士绅商谈如何抵御闯贼。

  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下,不仅消息灵通的上层人物知道了,就连底层的百姓,也通晓一二。

  用人心惶惶,已经不足以形容。

  这也就罢了,知府衙门还暗中透露,闯贼设立劝饷司,挨家挨户地抢钱强捐,更是激起了众怒。

  不消五日的功夫,汉中府各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达南郑。

  为了未来与家产,他们不得不思量,开始认真考虑效忠大明朝廷了。

  于是,在崇祯十六年的十月底,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