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陕北开油_草莽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四章 陕北开油

第(2/3)页

李亚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到2003年结束。

  而就是这个“结束”,坏了事,害得许多当地农民倾家荡产。

  此事其实不怨国家。

  一怨当地政府,二怨贪官污吏,三怨油老板。

  正如刚才马支书所言,国家放权陕北油矿的开采缘由,应该两个方面都有,一是为了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二是由于延垵与榆琳一带地势非常复杂,且油矿分布不均,集体开采难度太大。

  所以才放权给地方政府。

  而地方政府得到这个权利后,真可谓将它运用到极致,大肆招商引资,也甭管对方什么来头,只要有钱就能开采,然后他们坐收红利。

  在此过程中,贪官污吏与油老板相互勾结、进行钱权交易的例子屡见不鲜,一口明明日产原油3吨的井,记录在案的产量却仅有1.5吨,或者更少。

  贪官污吏与油老板一个鼻孔出气、互通有无,当两千年前后,国家意识到这样的放权危害很大,大肆破坏当地的治安与生态环境,有意收回权利时,油老板们很快便收到消息,因此在看似财源滚滚之际,纷纷携资撤离,而当地的农民,便成了接盘侠。

  砸锅卖铁买下一口不断喷油的矿井,原以为发财致富指日可待,却不曾想本还没收回来,油井就被地方政府强制回收了。

  那能不引发矛盾吗?

  在压力之下,后面又给予了农民们一定补偿,约莫是一口井补偿三十来万的样子。

  但是,按照当地的油矿层深度,即便一口最普通的油井,开钻成本至少也需要60-90万。

  三十来万,哪里能让农民们满意?

  要知道他们许多人都是亲朋好友一大堆,集体入股,才凑够钱在提前撤离的油老板那里买下了一口井。

  陡然亏掉几十万,瞬间便让许多家庭陷入危机。

  这样一来,不打官司才怪!

  这场官司后面似乎闹了很多年,到底怎么收场的李亚东也不清楚。

  但实事求是的说,陕北开油,绝对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商机,哪怕对他而言。

  他犹记得一项数据,仅仅9年时间,就在延垵和榆琳两市的大漠荒原中,数以万计的投资者,一共投资了接近60亿人民币!

  而他们赚走了多少钱,以石油业的暴利,就很容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