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校长齐聚_草莽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二章 校长齐聚

第(2/3)页

替他这位校长挣足了脸面。

  还有一个原因,吴树清此人与丁时孙不同,丁时孙是搞数学的,著名数学家,而他则是搞经济的,著名经济学家。

  曾发表过《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互助合作关系和等价交换关系》、《加快城市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几个问题》等诸多富有建设性的经济论文,影响力颇大。

  一个搞经济的老师,再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商场上翻云覆雨、所向披靡,还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不少贡献,自然免不了有几分得意与自豪。

  “后生可畏啊!”清华校长张孝闻同样打量了李亚东一番后,颇为感慨地说,

  众所周知,北大和清华一直相爱相杀,两所大学并列为全国最顶尖的学府,也各有各的优势,然而,经济学却是清华的强项,清华经管院是国内最强的商学院,没有之一。

  但张孝闻不得不承认的是,自他上任清华校长至今,清华经管院里还没出过能与眼前这个小伙子一较高下的学生。

  在己方的强项上被北大压过一头,不免有些惭愧,也有些不太得劲。

  连他二人都对李亚东赞不绝口,后面的十几位同样来自于首都重点大学的其他校长们,更不用提。

  不说别的,单是李亚东曾给北大捐款一个亿的事情,就让他们羡慕不已,只恨自己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这样的学生。

  这几年北大师生的各种福利待遇,首都其他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可谓看在眼里,羡慕在心头。

  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一亿人民币的巨大作用。

  至少北大搞了这么多基础建设,开展这么多项科研研究,而且还发放这么多年的师生福利,这笔钱依然没有用完。

  在教育部领导的介绍下,李亚东与诸位前辈分别认识了一下,此次教育部也算毫不含糊,今天到访的几乎全是日后的“958”与“211”工程学校的校长,稍微次点的根本没来。

  如果能把这帮人全部搞定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整个首都的科研人才,至少有一半得尽归李亚东之手。

  而首都,本就是卧虎藏龙之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