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四章 三大院线_草莽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四章 三大院线

第(2/3)页

是家财万贯的钟表商人,恰好八五年,邵大亨有意停止电影业务,他便趁机接手了邵氏的几家热门影院,然后又和一些私人戏院签订了租赁合同,组成了现如今的德宝院线。

  八十年代香港人对电影非常狂热,几乎人人都会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大家习惯于将电影院称呼为“戏院”。

  李亚东之所以潜心研究院线信息,是因为他心知肚明,再好的电影,倘若没有院线扶持,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譬如你创造了一首很好的歌曲,然而,却压根没有唱片公司愿意收录、没有明星愿意唱,而你自己又没有发行歌曲的渠道,好似周董当年把《双截棍》投给阿妹,对方鸟都不鸟一样。

  你说糟不糟心?

  再譬如你在某点上写了一部小说,编辑不给推荐,你说可怜不可怜?

  就院线规模而言,这三大影院可谓旗鼓相当,不好说孰强孰弱。

  但若说实力的话,目前来看,肯定是新艺城最强。

  李亚东手里有一张刘为强搞来的数据。

  是一九八六年,也就是去年,香港票房前二十的电影详情。

  排名第一的是《英雄本色》,票房三千四百万,零头不计。出自新艺城。

  排名第二的是《富贵列车》,票房两千八百万,出自嘉禾。

  排名第三的是《最佳拍档千里救差婆》,票房两千七八万,出自新艺城。

  排名第四的是《最佳福星》,票房两千三百万,出自嘉禾。

  从前四名的数据上不难看出,高票房影片,几乎是新艺城和嘉禾平分天下,新艺城更胜一筹。

  而德宝去年最强劲的《霹雳大喇叭》,则以一千六百万的票房,排名第九,堪堪挤进前十。与另两家院线,明显还有不小的差距。

  逆向思维一下,票房也就意味着上座率,和观众热度,用日后的话讲,就是人气。

  那么毫无疑问,目前肯定是新艺城院线的人气最高,嘉禾其次,德宝最弱。

  可别小看了人气,就比如去年的票房冠军《英雄本色》,它能在新艺城院线收获三千四百万票房,假如拿到德宝院线,却不见得就能收获这么多。

  所以,李亚东的想法肯定是强强联合,他第一目标原本是新艺城,不过新艺城那边两眼一抹黑,而嘉禾这边,刘为强给他介绍一个人,此时还不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