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徐世杨的意见_汉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0章 徐世杨的意见

第(2/3)页

的话,这谋反未免也太容易了一点。

  但刑部、工部和兵部三位尚书认为这就是谋反,不能因为对方孱弱来否定对方谋反的意图。

  何况,再小的威胁也是威胁,应该扼杀与萌芽之中。

  三位辅政大臣中,首辅认为庄氏算是谋反,两位次辅认为不算,看起来似乎是为庄氏开脱的人略占上风。

  但两位更关键的人物中,皇帝认为应当严惩庄氏,而太子徐世杨刚刚得知此事,尚未表态。

  因此,徐世杨的态度,就成了决定庄氏命运最关键的一票。

  这不仅仅是内阁支持哪一方的人多的问题,还因为徐世杨才是帝国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简单来说,徐世杨拥有一票否决权。

  实际上,徐世杨觉得,大家对此时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各自的立场,或者说:P股。

  比如刑部,非要定庄家的罪,主要是为了显示刑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破获这种谋逆大案对刑部来说是可以对外宣扬的功绩。

  而工部和兵部,主要是因为他们属于徐世杨的嫡系,代表帝国的军功贵族集团,是当初灭周(以及其他国家)的主力,因此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功绩被人抹黑成“谋逆”。

  皇帝想要严惩庄家的理由也是如此——他不希望自己被人说成得位不正。

  至于反对严惩庄家的内阁成员,理由就简单的多了——礼部认为史家写史书本来就是这样,这件事情很正常。

  就算是官方今后编写周史,最好也把文仲对帝国的评价收录进去,这样至少能显得帝国大度。

  吏部、户部,以及两位次辅大臣也是差不多的想法,而且他们觉得帝国吞周算不算谋逆,其实是件很无所谓的事,因为事实就是帝国赢了,大周输了,这就足够了。

  至于徐世杨……

  真有意思。

  这是帝国皇太子对此案的第一个评价。

  大家不明白此案到底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徐世杨的记忆中的历史上也有一个与之非常类似的案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