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政和2年_道起终南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政和2年

第(2/3)页

力太低了。

  流民的问题,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来说都是极为头疼的问题,甚至是极为恐惧的问题。

  毕竟,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物产不丰,安置流民对于朝廷来说极为困难。

  而且,若是政治清明,君主有为的朝代,流民尚且好过一些,朝廷总会想各种办法安置流民。可是,大部分的封建朝廷对于流民的态度都是自生自灭。

  这些活不下去的流民,一旦汇集,对于统治者来说就是一颗随时都可以爆炸的定时炸弹。这些一无所有的流民只要被人稍一煽动,就会掀起一场风波,闹出祸事来。毕竟,无恒产者无恒心啊!

  一旦地方上出世,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的官员。轻则罢官,重则流放。

  当然,这还是因为大宋对文官极为优待,否则这些地方官员就不仅仅是罢官了。

  即便是没有生命危险,可是,又有哪一个官员愿意舍弃官位呢?

  就拿大宋朝来说;就是一个基层的县令百里侯,哪一个不是寒窗苦读数十年,鲤鱼跳龙门,才得以中举做官,成为大宋朝的精英阶层,又怎会轻易的舍弃官位呢?

  所以,对于梁山收拢流民的举动,大宋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官员可谓是大为欢迎。因为这是在帮他们消弭祸乱,让自己治下安稳。

  只要自己治下安稳无事,哪管其他。

  而且,梁山也只是在大宋沿海的府县移民,大宋漫长的海岸线和极为庞大的人口,移民几十万人,分散下去,只要官府不追究,其实并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当然,也不是没有大宋官员,意识梁山移民的不好。

  只是局限于自己的认知,说不清楚这个不好,到底是哪里不对罢了。

  这个时代都是以大陆为中心的,海外,在大宋精英人士的心中都是不毛之地。甚至官员流放,若非大罪都不会流放到海外。在这些精英人士心中,这些可以造成大宋局势不稳的流民,迁移到海外,也是好事,起码不会造成大宋局势的动荡。当锦衣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