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该拿鲁国怎么办?_我在春秋做贵族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5章:该拿鲁国怎么办?

第(2/3)页

心高层别想看到国家疆域图。

  这样一来,别说是外国的人,本国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国家疆域有多广才是一种正常情况。

  “楚、越未必知晓君上治下之广,屡战皆败则是昭然。”范蠡说道。

  是啊,智瑶一直很用心在窥视楚国,一样不知道楚国的疆域分布到底多大,想要模模糊糊有个印象都需要有人经年累月实地走访。

  原国刚建立不到一年,之前智氏的扩张速度又太过迅猛,本国的疆域分布图都没有画出来,其他国家能知道原国多大才是有鬼了。

  那么,诸侯对原国的认知只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比划着手指头,算一算智氏兼并了多少个国家,根据以往的认知来估算原国的疆域大小;第二种则是最直接,拿出原国的战绩来估算。应该说这种分辨方式更有用,远比从疆域大小来猜测实力更合理。

  毕竟,有些国家看着很大却是个弱国,有的国家疆域不大却是个强国。

  年代越是古老,疆域范围越广就越强,自然是一个真理。牵扯到的是生存空间以及资源占有率,小国连种粮食的地方都不多,养不活太多的人口,怎么强大得起来?(得天独厚除外)

  智瑶开始统兵作战起,小小失利或是局部战败并非没有,大战则是屡次获胜。

  范蠡又说道:“立国之战,原军人人穿甲。”

  智瑶觉得自己一叶障目了,有诸侯会联合的猜测,仅是知道原国太强,说不太清楚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仅仅是原军夸张的着甲率,诸侯就该感到提心吊胆,还用去看其它方面吗?

  有那么一件事情,因为原军大批量列装布面甲的关系,一开始联军还以为原军着甲率不高,交战之后才知道布料里面有甲片。

  智瑶说道:“如寡人行使邦交,可得成效?”

  范蠡想了一小会,答道:“君上鲁地撤兵,归还鲁国之土,或可迷惑诸侯。”

  以时间节点来算,好些人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行事作为依旧是用春秋的那一套。

  也就是说,席卷天下不是主流,一些时代精英追求的还是一种打服诸侯,成为诸侯老大的理想。

  直白点讲,他们玩的是一种争霸,不是大一统。

  关于“大一统”的理论,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管夷吾,后来曾子也强调过,更后来吕不韦也提到过,秦国朝堂认同并身体力行。

  所以,原国放弃吞并鲁国,也许可能迷惑到诸侯,并且改善世人对原国的印象。

  智瑶说道:“鲁国……实难为友。”

  到现在智瑶都没有搞清楚鲁国君臣的脑回路,明明以前需要来自晋国的保护,偏偏好几代鲁国君臣就是爱跟晋国过不去。

  到近期,摆明了就是原国一家独大,鲁国君臣害怕被吞并是应该的,不加掩饰先后亲近吴国、楚国和越国,跟在吼“原国,来打我啊!”有什么区别吗?

  与鲁国形成对比的是郑国。

  郑国君臣不知道原国对自己的威胁有多大吗?他们就知道少说多做的道理,一边闷声玩命备战,另一边又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