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到了关键的时刻_我在春秋做贵族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7章:到了关键的时刻

第(2/3)页

一天又一天看着铁通形成,他们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剩下的一个选项还真的就是选择鱼死网破。

  并不是楚军或郑军坐视原军搞出那些花样将“新郑”围困住,他们也有抗争,乃至于不计伤亡进行反扑,要命的在于打不过就是打不过,着实是无力阻止。

  “若是夏季上旬,寡人确实应当思量。”

  换而言之,楚国和郑国高层抗争过,同时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奈何硬实力没有原国强。

  有那么一句话:智者纵然有千般计谋,但大部分时候,实力才是真正决定一切的根本。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往简单了说就是以力破巧!

  看一看智瑶后面采取的作战方式,懂行的话,能够看出这一次针对“新郑”是借鉴于谁。

  包围形成之后,原军并没有太多的花招,纯粹的结硬寨和打呆仗罢了。这种战术来自曾剃头。

  尽管只是二板斧的招术,用在针对“新郑”上面绝对合适!

  韩庚按耐不住,说道:“楚国已有乱象。若是楚国更换国君,我可与之修好?”

  这就是不是作为臣子应该问的。

  从韩庚想到就问,显然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适应与智瑶之间的角色变换?

  所谓的乱象不是楚国的封君再次开始上蹿下跳,来自楚国公族正在酝酿更换新君的迹象。

  而楚国的下克上有比较悠久和频繁的历史,他们不止一次叔叔夺了侄子的君位,又或是兄弟相残角逐出新君。

  昭固被原国喂了一次胜利,尤其是智徐吾败了之后,原军不再跨境侵犯楚国本土,着实让昭固的声望大涨。

  之前谁上都是输,谁都不带希望之下,有那么一个人突然赢了。绝望中看到了曙光,怎么可能不被视作英豪呢?

  在楚君中以及令尹子国被围困在“新郑”难以回国的情况下,作为三把手的昭固成为楚国实际上的发号施令的人。

  原先昭固就非常不满子国对各地贵族做出妥协,碍于不想给新继位的楚君中添乱才隐忍。

  现在,名望大涨的昭固对子国的不满简直突破天际,同时认定楚君中无法带领楚国重新崛起,乃至于看到楚国在楚君中和令尹的昏庸统治下有坠落万丈深渊的趋势,再不断有人吹捧以及劝进,渐渐有了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

  那些吹捧和劝进的人,他们是真心诚意希望昭固能够取代楚君中,再带领楚国走出困境。

  只不过,吹捧之风和首先劝进是怎么出现,里面有原国的影子。

  智瑶避开楚国可能出现新君的话题,说道:“宋国再次动员,起兵七万移往陈旧地;昭固集结十二万大军亦向‘宛丘’移动。”

  着实是挺奇怪的事情,昭固应该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却是还集结大军做出援救楚君中的举动。

  这一次,能够做主的楚国高层和宋国君臣可算是明白一个事实,他们单独一个国家向“新郑”进军,哪怕成功突破到“新郑”周边,依旧无法给“新郑”解围,只有集结重兵才能使救援行动有效。

  而几个月过去,勾践只是入侵莒国一次,夺占了四座城邑就不再有动作。

  也就是勾践没有趁机将莒国彻底灭掉,更没有进军东莱,或是入侵齐地和鲁地。

  “新郑”距离“琅邪”太过遥远,快马传递消息也要耗费半个月以上,很多消息送到智瑶手中几乎等同于失去了时效性。

  智瑶坚信勾践不会愚蠢地坐视原国赢得战争,猜测勾践要么用入侵齐地的方式逼迫原军从“新郑”撤兵回救,不然就是派遣军队加入到对“新郑”的援救当中。

  当然,勾践还有另外一个选择,直接对楚国、宋国、郑国和鲁国悖盟,玩一手落井下石入侵楚国和宋国,趁着楚国和宋国的主力在外尽情对两国实施攻城掠地。

  原国派往谒见勾践的使节,提的就是跟越国合作瓜分掉楚国和宋国,暂时没有得到来自越国的明确答复。

  可以将越国不给出明确答复视作一种暧昧吗?反正勾践没有第一时间拒绝,某种程度上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