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有付出就要有收获_我在春秋做贵族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有付出就要有收获

第(2/3)页

前提,资源无法得到转运,任何的发展其实都是在耍流氓!

  所以,智瑶想要开发的矿产可以是在山区,但是绝不能太过深入,能不能将出产运输出来才是前提。

  修路?关于这点智瑶当然有规划,只是没有将之规划为短期内必须完成的大工程,各地一年修一些,积少成多将道路贯通,花上二十年的时间都不嫌长。

  其实春秋时期对修路什么的真没有太清晰的概念,讲究的是人走多了自然有路,轮到有修路需要是动辄使用数十万大兵团成为惯例,出于对后勤物资的运输保障,才有刻意修路的记载。

  智瑶不可能在“盖与”渡过一个冬季,带上俘获的东山黑狄大小首领,同时也带走新军和其余的部队。

  他们走了,要是东山黑狄前来反扑怎么办?刚才已经提到“封建”两个字了。

  所谓的“封建”就是上对下的一种赐予,得到封地的人在天上有有守土并且建设的使命,能够进行求助,但更多的是依靠自己。

  哪怕是东山黑狄有反扑,留在当地的贵族能做的就是自己抵抗,坚持不住了再进行汇报,后面主家会派来军队,同时也代表贵族失去封地要卷铺盖走人了。

  周王室一开始的“封建”就是这么回事,分封了三千多诸侯,一般就是给个名义,诸侯能不能占下某块地依靠自己的本事,有一大半被异族给灭了,存活下来才有资格继续作为诸侯。

  正式有那种“封建”才有了诸夏体系列国当今的地盘,固然有很多诸侯身死族灭,然而诸夏一系的生存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在半途,得到召唤的智瑶让新军返回“邯郸”,自己则是带着其余的部队前往“新田”。

  三个得着征召的“师”,他们之所以前往“新田”的原因是完成了今年的纳赋任务,没有抵达“新田”之前就会解散大半,回到“新田”因为不是国战并不需要走“棘门”的程序,得到解散命令各归各家就是了。

  “楚军未归!”智申一副要出大事的表情。

  之前智瑶在做自己的事情,比代表没有关注国内和蛮氏的状况。

  成功灭掉蛮氏的楚国确实没有退兵,他们一部分驻扎在“曼氏”城以及周边,更多则是去了郑国。

  有相关的消息证实郑国再一次与楚国结盟。

  郑国这么干等于背离了子产的既定策略,不过看现在的国际环境,怎么都能说是处于实际需要。

  子产给郑国制定的方针是不再左右横跳,选择晋国与楚国的其中一国坚定履行盟友的义务。

  可是晋国自己把优势彻底葬送掉,郑国又介入了晋国的内乱,一旦范氏被剿灭的话,晋国不可能放过郑国。

  之前干涉晋国内乱的几个国家,鲁国最先退出,随后趁着没有诸侯会进行干涉吞并了鄅国;齐国遭遇沉重打击又陷入内乱,并且齐国现在又遭到了吴国的入侵;卫国干脆就是选择对晋国躺平,还摆出一副晋国让我打谁就打谁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