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大争时代的降临_我在春秋做贵族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大争时代的降临

第(2/3)页

遍?

  “吴用兵老矣?当是越君意动,甚觉可乘之机至也?”博览道的语气不是在猜测。

  考虑到现在是个干什么都慢节奏的年代,越国认为翻盘的机会来临,想要先行做好邦交准备,着实是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一个大计划耗时十年以上在当今才是的主流,想干就干的例子相反很少。这个是因为需要做前期准备工作,准备起来的速度还相当慢。

  复兴越国肯定是勾践的理想,怎么执行到底是听勾践的意思,还是范蠡力主,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这个猜想建立在一个基础,也就是越国在勾践的领导下被吴国暴打到亡国边缘,哪怕勾践有所反省,原先是一个什么的人,怎么都没有可能一次失败后彻底得到转变。

  说白了就是人的智商上限就摆在那里,再怎么努力都很难突破自己的桎梏。

  楚国可是吃够了被两面夹击的亏,身负重要任务的范蠡自身很聪明,背后极可能还有一大批智囊,没有理由会忽略楚国曾经吃亏的惨痛教训。

  越国能够得到楚国的帮助,再拉上晋国的话,不但勾践的复仇计划稳了,仅仅让晋国坐视吴国灭亡这一点,无疑会让所有计划变得更稳。

  当然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察觉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被智氏发现,再不采取适当的行动,好些事情不但有付之流水的可能性,极可能也会出现猛然间被来一下的危险。

  换作没有被智氏发现?哪怕他们觉得有晋国参与的必要,不会傻到没有发动前进行联系。

  范蠡到智氏拜访智瑶之后,自认为取得的成果很是喜人。

  晋国已经察觉到吴国越来愈烈的威胁感,范蠡不清楚晋人是不是悔恨给自己栽培了这么一个威胁,想要解决的心思就摆在那里。

  诸夏现在没有那一句“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的话,类似的觉悟可能也很少人才有,同理“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必然也有人能懂。

  要说有谁最懂,肯定是智瑶啊!

  智瑶是真的希望晋国和楚国能够在针对吴国上面进行合作。理由不那么复杂,当前晋国的“元戎”又落在智氏身上,谋求恢复霸业不止是业绩,关乎的还是智氏的家族声望。

  如果智氏能够恢复晋国的霸业,不单单智氏在史书上会更好看一些,能够拿到手的利益也将超乎想象。

  在各种大小事务的忙碌之下,智瑶又迎来了今年的秋季。

  智申在春播之后率军离开,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抵达“陶丘”。

  这个“陶丘”原先是曹国的都城,曹国遭到吞并则是变成一座大邑。

  当前的年代,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则是为“邑”。

  那个“都”并不是只有国家才算是,每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宗庙,“都”也就是一个叫法,有意义的地方就是侍奉祖先牌位,一般某个家族的“都”遭到占领也等于该家族没有未来了。

  而“邑”就是城池,有些“邑”的规模远比“都”要大,也就有了“大邑”这个名称。

  这一次宋国将事情做得很不地道,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