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论客_三国幼麟传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论客

第(2/3)页



  法正摇了摇头,道:“臣知荆州乃是孔明隆中对之关键。但臣也听闻,东吴已故大都督鲁肃曾云:‘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可见东吴对荆州亦是志在必得。吴侯既得此地,断然不愿轻弃。”

  “而我军仓促东行,战至此时已是力竭,并无扫平江东之力,若要勉为其难继续攻打,只怕最终为曹操渔利,于匡扶大业无益,唯愿主公三思啊。”

  刘备沉思良久,忽叹了口气,盯着法正,缓缓问道:“若要议和,不知怎么个议法?”

  法正见他心动,便道:“臣以为,吴侯的底线在于保住南郡江汉之源,而我军手握东吴数万俘虏,只消着眼于人口、钱粮处,先争夺最大的利益即可。”

  刘备闻罢,缓缓颔首。

  这时,帐外冲进一员小兵,单膝跪地,抱拳道:

  “启禀主公,东吴遣使求和!使者已在营外,请问见与不见?”

  刘备与法正交换了一个眼神,心底皆是大震。

  已方刚刚有了罢战之意,东吴旋即派人求和,此人对局势的把握能力,堪称妙到巅毫,看来东吴营中确有能人。

  刘备正欲召见,忽又想到关羽,不免踌躇道:“只是云长那边……”

  法正道:“臣愿与之一谈,君侯深明大义,当能明白主公的心意和我军的处境。”

  刘备缓缓颔首,他为关羽出头而来,此时却因为种种原因要与东吴议和,心中微有愧疚之意,闻法正愿意将此事兜去,便感激道:

  “如此,云长这边就拜托孝直了。”

  法正躬身又道:“关于议和一事,主公不必亲自召见吴使,可先着人探探吴侯的底细。”

  “孝直可有人选?”

  “臣举荐一人,正是决战之日,在阵前以大义名分痛骂东吴的邓芝邓伯苗。”

  对于邓芝,刘备倒是熟悉,此人性格刚强、质朴,不畏强权,谈判中倒是能够守住大汉的尊严和底线。

  当下再不迟疑,点头同意。

  ******

  东吴的来使是平戎将军、广信侯步骘。

  此人以铁血手段治理交州,名声大振,邓芝早有所闻。

  相互通名,请坐奉茶后,邓芝当即道:“大战数日,吴侯可无恙否?”

  步骘笑道:“汉中王较我主年长二十余岁,他尚且无恙,我主岂敢有染?”

  两人不愧为口才出众之辈,表面上都是客客气气的,实则第一回合即暗藏机锋。邓芝讽刺吴侯龟缩不出,步骘旋即以刘备年迈还以颜色。

  邓芝笑了笑,又道:“既然吴侯无恙,两军再战便是,如何敢劳烦尊驾出使我军呢?”

  步骘道:“在下这一次前来,既为吴侯,也为汉中王,不敢藏有私心呀!”

  “尊驾但说无妨。”

  “岂不闻益州豪强素来不服管教,汉中王离川日久,大军久曝于外,只恐当地豪族蠢蠢欲动,于国不利啊。”

  邓芝心道,倒是论客惯用的伎俩,明明是你方不敌求和,偏偏说得如此大义凛然!

  他冷哼一声,正色道:

  “我主虽领军在外,但诸葛军师坐镇蜀中,那自是如山之稳,万无一失的。此事我主尚不担心,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