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352章 朝气就代表着希望_我娘子一个比一个诡异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0-352章 朝气就代表着希望

第(2/3)页

砸吧着嘴,“我不挑。”说着,就迈着小山一样的身躯哐哐的就走进屋里喝酒吃菜去了。

  朱宸这才得空看着另外一位中年男子。

  穿着简单的麻衣,头发用木簪随意的穿过箍住。身子清瘦,蓄着长髯。面容清奇,破有股子隽奇风姿。

  看装扮像是落魄穷酸的秀才,但是身上酝出的那股子纯粹的文人气质让人不敢有半点小觑。

  看着就像是那种腹中有千斤墨水的文人。

  世人都知道南阳王身边有两位最为倚仗的文人,为南阳定大计,谋发展,制策略的谋士。

  一位张子良,一位杜如寒。一位是左膀,一位是右臂。

  张子良就是之前代表南阳王的意思来太安城带着血巫犯事的那位文人,余乾之前查到他还是靠着太安城大妈的情报帮忙。

  此人擅谋略,是南阳军的首席军师,大小军政事物都会经他的手,极受南阳王的倚重。每每行军之时,食同桌,寝同床。

  当时之南阳之所以能以迅雷之势吞并掉周边两个大州,据说就是靠这位张子良出谋划策。地位之崇高,在南阳军中的声望仅次于南阳王。

  欲败南阳军,先败张子良。这句话几乎可以说是成为南境所有藩王的共识。

  至于杜如寒的名声倒是没有张子良来的大,但也半点不能小觑。

  南阳的所有内政都是这位文人一人操持,心中全是治国韬略,南阳之所以能欣欣向荣,这位第一能臣绝对功不可没。

  同时,这位杜如寒也被人称作南阳第一才子,学富五车都不够形容此人的学识。深不可测。

  朱宸自小便是一直由这位杜如寒亲自教导,耳提面命。

  楼上的余乾看着这一文一武的两个主要领头人有些若有所思,这次随朱宸来的人貌似很不简单的样子。

  “老师,累了吧,饭菜已经妥当了。”朱宸直接牵着杜如寒的手腕,往里走去。

  杜如寒面带微笑的跟着朱宸走进右侧独立的偏屋去。

  屋子不大,点着好些个油灯,照的很是亮堂。正中间那张小方桌上已经摆好了酒菜。

  尽管朱宸刚才已经吃过了,但还是陪着自己的老师坐下一起吃着,对消化能力本就极强的武修来讲,多吃点问题不大。

  朱宸拿过一个酒壶倒了一杯递给杜如寒。

  杜如寒接过酒杯,抿了一口,笑道,“都说北方的酒烈,现在喝着倒是还稍逊咱们那一筹。不过味道倒是醇厚,口感比咱们那细腻。好酒。”

  “这太安城美酒无数,可谓是天下间所有美酒都能找的到,等之后我就带老师到处尝尝去,毕竟难得有机会来一趟太安。”朱宸笑着说了一句,而后又给杜如寒添了一杯。

  “老师,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辛苦了。”

  “确实是远了点。”杜如寒轻轻点着头,“不过也值得,之前从未来过太安,都说太安城是天下第一大城,一直都想着能来看看。

  方才入城之时便被这太安城的厚重所震慑道,进城之后更是如此。

  从未见过如此鼎沸之城市,说来惭愧,现在才知道这天外有天。此前蜗居一隅之地,久而久之,竟成目光短浅之辈。”

  朱宸摇头道,“老师要是目光短浅,那天下间可再无长远之人。”

  杜如寒轻轻一笑,也不辩驳,只是问道,“世子早来一些,觉得这太安城第一印象如何?”

  朱宸给自己倒了杯酒,说道,“不瞒老师,我只觉得大。方才在南城门下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念头。

  世上怎会有如此宏伟,望不到边际的城墙。扑面而来的大城气势着实将我震住了。久久不能出来。

  想着,若是我南阳何年才能有此大城。”

  “进城之后呢。”杜如寒又继续问道。

  “繁荣。”朱宸感慨道,“从未见过如此繁荣的城市,人流如织,商品如流,蔚为壮观。”

  “世子觉得这里的百姓比起我们南阳子民如何?”

  朱宸轻轻一笑,“说实话,还是咱们南阳的子民有朝气。”

谷苝</span>  “朝气就代表着希望。”杜如寒再饮一杯手中的酒,说着,“有希望,就代表着南阳也总会也有属于自己的太安城。”

  “希望。”朱宸点着头,普丑的脸上泛滥起微笑。

  “说起来,我方才进城却是遇见了一桩怪事。”杜如寒夹着菜,吃着,然后徐徐说着,“路上遇见不少读书人。”

  “他们好像单纯的在那等着南阳仪仗队,指指点点的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便请郑将军帮我听着,然后转述与我听。”

  说到这,杜如寒哑然失笑一声,这才继续道,“不知道哪里的谣言,说我们南阳此番带来文坛的人,欲要和太安城这边一比高下。

  太安城的不少文人跃跃欲试。”

  “竟有这事?”朱宸有些愕然,而后同样哑然失笑,“得,老师你都来了,这下不是也得是了。话说是怎么会有这样的谣言的?”

  “却是不知。”杜如寒摇着头,而后声音拔高一些,“自古文无高低,张口闭嘴把胜负挂在嘴边,有这时间,倒是不如多读两本圣贤之书。

  另外,主要还是现在时间点过于微妙了一些,再有几天便是中秋佳节,以太安的文坛昌盛之程度,这个节怕是不好过。”

  “那老师打算如何对待此事?”朱宸有些歉意的闻着。

  “不理会便是。”杜如寒摇着头。

  “若是他们相逼了?”朱宸又问道。

  “那便认输罢了。”杜如寒淡淡笑着,“南阳在太安文人眼里本就是蛮夷之地,地上的子民是蛮夷之民。输了便输了,无伤大雅。”

  “也好。”朱宸也浅浅笑着。

  “倒是不该来这太安城。”杜如寒轻声笑着。

  朱宸说道,“来太安是老师长久以来的夙愿,现在难得有这般的机会,来瞧瞧总是好的。咱们多学些好东西回去,也不白来不是。”

  “在理。”杜如寒爽朗大笑。

  两位务实的师生直接达成了默契。

  “刚才路上倒是还听见了另一件有趣的事情。”笑声过后,杜如寒再次说着,“听见了不少读书人都在议论的一句好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朱宸一怔,然后啧啧称奇,“这一句词,倒是直接道出了两类人。直接将大多数人给割裂成两拨。

  不少人怕是都惭愧听见这句词。摧眉折腰,真是好词。”

  “是啊。”杜如寒感慨一声,“听他们说这句词是在景王举办的私人宴会上传出来。

  说来也巧,那位景王殿下举办的文人宴会就是商讨着怎么应对我们南阳来的人。”

  “竟有这般巧的事情。”朱宸诧异道。

  “听说,那位留词之人和那些个读书人起了冲突。留下这句词便走了。”杜如寒轻轻笑着。

  “这句词倒是把那些个文人都损了一遍。”朱宸笑了起来,“老师,可知这位留词之人是谁?”

  “是个年轻人。”杜如寒回道,“是长公主文安的驸马,还是大理寺的人,叫余乾。”

  “余乾?余司长?”朱宸愣了一下,问着。

  “大理寺应该就那一位余司长。”杜如寒回道,“世子也认得此人?”

  “倒还真是巧了,刚认识。”朱宸摇头笑着,一脸震惊的样子,“他此刻就在楼上。”

  朱宸将刚才的事情稍微解释了一下。

  听见朱宸说起大理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