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434章 肮脏的心术_我娘子一个比一个诡异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2-434章 肮脏的心术

第(3/3)页



        区区南阳三州之地,对朕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于理于法,都在朕这边。

        若是他朱煜真的做出什么愚蠢的事情,大齐所有藩王便可共击之。朕平时对他朱煜宽宥只是因为他是大齐的柱石大臣罢了。”

        “陛下仁厚,下臣代王爷谢过陛下。”杜如寒先是作揖拜谢,而后又道,“下臣自然也是不想见到王爷冒进。

        但是南阳大军毕竟过多,世子在军中的声誉又好。下臣是担心这件事若是传回南阳,恐部分将军不管不顾,直接冒进。

        若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对大齐而言也是极不好的。到时候周边各国虎视眈眈,对陛下而言想必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嗯,若是因为这样的事导致我们君臣离心,从而让南境陷入不稳定之中。若真如此,那就是朕对不住南境的黎民。”李洵只是淡淡的说着。

        “朱宸所为,死罪难逃,故而朕才下此道圣旨。然,念南阳王朱煜镇守边疆有大功、膝下又只此一位子嗣。朕也不忍心让朱煜断了后。”

        说到这,李洵顿了一下,最后补充了一句,“朱宸死或者不死,决定权在朱煜手上。”

        “请陛下明言。”杜如寒问道。

        李洵道,“大齐南境的安定问题,是朕一直苦恼的事情。那边的不少藩王都对朕阳奉阴违,着实难以处理。

        唯有南阳王朱煜对朕言听计从,实乃是大齐的肱骨大臣。”

        杜如寒抱拳附和一句,“王爷对陛下的拳拳之心,下臣都看在眼里、”

        李洵继续道,“所以朕想和朱煜成立一个攻守同盟的约定,五年之内保证南境的安定繁荣,不得发生任何动乱,让朱煜约束好手下,不要发生任何冒进之类的问题。”

        杜如寒陷入了沉思,李洵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朗了。我可以不杀朱宸,但是你朱煜必须得乖乖的守在南阳,五年内不得做任何侵犯的事情。

        其实这五年之约表面上看是对这位刚登基几年的帝王有利,但是实际上,对南阳也是一个难得的能休养生息的机会。

        南阳吞下幽州和并州才不到半年时间,本来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有充足的时间厉兵秣马才能更好的图谋后续。

        但总体来讲,对大齐这边的利更大。毕竟这是一个传承超过千年的大国。若真的能保证南境五年内平稳。

        那绝对是一个利好的事情。以李洵的能力说不定真的能慢慢的将内忧外患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下。

        到时候,对南阳的大计就会有更大的阻碍。

        从这些方面来讲,杜如寒不愿意让南阳和大齐签订这样的盟约。

        但是没办法,郑化一事直接让自己这边被动起来。理法都站在李洵这边,就算他真的将朱宸斩了,天下人也不会觉得有问题。

        那时南阳要想打着报仇的名义北犯,绝对师出无名,天下人将共击之,对南阳而言就很难成事。

        毕竟一地抗一国,目前来讲确实难了一些。

        所以,李洵还这真不会怕斩了朱宸会带来国本大动乱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就必须要答应李洵的这个要求。否则朱宸必然会死。唯一的南阳世子不能死,这是底线。

        要是朱宸真死了,南阳王无后,到时候南阳各个系的大军将不可避免的滋生异心。

        “回陛下,下臣代表王爷愿意同陛下签署这样的盟约。”杜如寒最后还是抱拳回道。

        “不需要过问下朱煜?”李洵双眼半眯的问着,“三天时间也足够你们通讯了。”

        “下臣不才,平时就掌管着南阳方面的大小政事。事急从权,下臣现在的意思也能代表着王爷的意思。

        王爷爱子心切,又对陛下忠诚。守护南境本就是王爷的分内职责。所以没有任何不答应的理由。”

        “嗯。”李洵淡淡的点了下头,“稍候我会让人拟定盟约,到时候你传讯给你家王爷。风头过后,朕会将盟约昭告天下,并加赐南阳王朱煜定安王的封号”

        “下臣遵旨,替王爷谢过陛下。”杜如寒作揖道。

        “朱宸我已经从大理寺调到刑部那边去了。”李洵淡淡的说着。

        “下臣明白。”

        李洵虽然未把话说透,但杜如寒自然明白。朱宸只要不在大理寺,那一切就好办。

        毕竟大理寺的高手如云,根本无法强行劫人之类的。

        但是刑部就不一样了,刑部只是一个普通的刑事部门。里面并未有太多的高手守护。所以李洵的意思就是说。

        路我给你了,能不能把人救走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更多的言外之意就是救人是你们南阳的事情,跟我这个天子没有任何关系。

        “太后寿诞,朱宸不在,你们南阳的人也就不用参加了。做自己的事情去吧。”李洵又吩咐了一句。

        “下臣明白,多谢陛下。”杜如寒再次深深作揖。

        李洵直接大手一挥,对旁边的空气说道,“将人带回去。”

        空气中再次伸出一只黑手,直接拎着杜如寒就消失不见。很隐秘的将人带出宫去,没有留下丝毫杜如寒曾入宫的痕迹。

        这时,御书房又凭空出现两位全身裹在黑衣之下的男子,就露着眼睛在外面。两人双双单膝跪地,看着李洵。

        后者淡淡说道,“盯着杜如寒,盯着刑部的人。看看他们有没有去找张相。”

        两人颔首抱拳,而后再次无声消失。

        御书房才彻底再次恢复宁静,李洵重新走到书桌之后,继续书写刚才未完成的书法。

        民意和国本,自己皆要。

        ~~~

        ~~~

        另一边。

        从英灵堂离开之后,余乾先是走出大理寺的北门,然后站在外面的街道上,抬头眯眼,让阳光肆无忌惮的洒在自己的脸上。

        好一会之后,余乾才睁开双眼,正打算朝内城方向走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右侧处传来了骚乱。

        此处大理寺对外的布告栏前围满了大理寺的执事以及那些看热闹的百姓。

        隐约听见一些关键信息的余乾直接走了过去,站在人群身后,将视线看着布告栏上的通知。

        这是一道临摹的圣旨。

        就是李洵刚刚才下发的,三日后斩首南阳世子朱宸的消息。

        这消息对大理寺的执事来讲自然是振奋人心的,天子为了大理寺的公道,不惜对南阳世子悍然出手。

        想着这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些执事对天子的魄力就更为钦佩了。

        大理寺能得到圣人如此的重视,不惜冒着国本动乱的风险也要将主使之人正法。

        顾清远的事情着两天就是大理寺头顶上最阴郁的愁云。如今天子一起帮忙拨散,这如何不让他们这些普通的执事激动。

        余乾却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道圣旨,李洵公然下旨这件事在他看来,怎么看怎么突兀。

        他不敢保证自己对李洵了如指掌,但是自认为对这个天子还是有着一定的认知和了解的。

        顾清远固然重要,无论是对大理寺还是对大齐朝廷而言。但是当层次再高一些,到了李洵那个地位,    其实顾清远就不那么重要了。

        说句难听的,在李洵心里,估计顾清远跟南阳那边的形势根本比不了。

        这位天子心思深沉,野心颇高。按理说不可能用这种决绝的处理方式。这就直接跟那南阳王撕破脸。

        大齐如今需要时间求稳,李洵甘心放弃这难得的喘息时间?

        余乾从这道圣旨里并未感觉到多大的报仇喜悦快感,反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凝重感,总觉得有哪个点自己没想透。

        “清远送到英灵堂了?”身边传来了褚峥的声音,将余乾惊醒过来。

        后者转头看着褚峥,点头道,“是的褚公,我已经送到那边了。”

        “褚公,我有问题想问你。”余乾又继续说道。

        褚峥轻轻的点了下头,“嗯,去里头讲。”

        (又月初了,月初求保底月票...)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