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卫星和固定翼无人机_国货之光:全世界求着我卖货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卫星和固定翼无人机

第(2/3)页

?”

  “可以,但是……”

  说到这里,周大民停顿了一下,解释道:

  “老板,我刚才想说的就是,我们的‘观景卫星’确实是可以实现AI自动识别,但是。”

  “但是要让AI智能分辨出图片上那些地方有起火的特征,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给AI大量的学习观看山林起火的图片。”

  “只有大量的图片观测学习后,AI智能才能分辨出图片里的各种起火点,这是也是目前卫星火情预警最麻烦的技术难点。”

  一通解释,胡来马上就明白了。

  普通人对于AI人工智能,对于AI机器人可能比较陌生,认为AI机器人就是一个仿生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

  但实际上。

  AI人工智能其实并不复杂,他的核心是算法模型。

  而算法一定确定后,AI人工智能想要变得厉害,就需要大量的图片或者其他有规律的信息大量提供给AI学习(找规律),最终AI智能找到规律后才会变得很强。

  目前为止,AI智能最成功,最知名的方向是什么?

  是围棋、象棋等有固定规则的棋类运动。

  同样的,AI智能想要分辨一张图片上有没有出现火情,那首先就是算法模型的确立,然后进行大量的图片进行学习找规律。

  找到主要特征后才能大大提高识别的成功率,而这个工作绝不是短时间能轻易完成的。

  想到这里,胡来眉头微微皱起,不过片刻后,他脑海里已经有办法。

  “AI模型算法不是问题,目前我们的算力网络已经非常强大,利用算力网络的强大算力短时间完善一个AI火情识别的算法并不算难事。”

  说完这句,胡来大手一挥:

  “这个事不是问题,你不用担心。”

  周大民摸了摸额头上的细汗,动用集团的算力网络快速搞出“AI算法模型”……

  这阵仗也太浩大了吧……

  不过。

  片刻的咋舌后,周大民又回到了主题。

  “老板,虽然‘AI智能识别’这个问题能解决,但是最重要的是目前仅凭我们‘观景系列’3颗卫星要想‘长时间高密度’的对单一地点进行持续拍摄,实在不可能!”

  “我们三颗‘观景系列’卫星是属于近地轨道卫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地球不停自转的同时,它们也会围绕着地球转。”

  “根据我们最初的性能设计,‘观景卫星’想要重复拍摄地球上同一个区域的图像,单颗卫星是需要飞行大约70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同一个区域的上空,这个在卫星领域叫做重访周期。”

  胡来面无表情,他当然知道卫星的重访周期概念。

  实际上,当初在“观景一号”发射后,考虑后续发射多少颗“观景系列”卫星时他就深入了解过这个问题。

  当初“观景卫星”只计划发射三颗,一是经济效应的原因。

  二是因为一颗“观景卫星”重访周期为70小时左右,那三颗联网后,“观景系列”卫星重访周期就缩短为23小时。

  23小时的重访周期对于商业用途来讲就够用了。

  当然。

  如果发射10颗“观景系列”卫星,那重访周期就只有7小时。

  也就意味着“观景系列”卫星每隔7小时就能对地球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一次重复拍摄。

  “所以说,在实效性来讲,我们现在3颗‘观景系列’卫星,大约23小时才能扫描拍摄一次指定区域,意义并不大。”

  在场所有人都是卫星行业的专家,周大民话语说完,众人纷纷点头。

  实际上在刚才胡来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

  对啊。

  现实问题就是只有三颗卫星,单星再怎么强悍,覆盖间隔时间还是跟不上没用。

  不料胡来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在他眼里,这个问题甚至比刚才“AI智能识别算法模型”的问题还要好解决。

  “这个很简单。”

  “卫星数量不够,那就马上继续发射卫星!”

  “三颗不够,十颗,二十颗够吗?”

  卧槽!

  众人顿时目瞪口呆,人都麻了。

  好家伙,真是发射卫星如砍瓜切菜啊。

  十颗?

  再发十颗那可要多少钱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