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纯画像?_听说我是神探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7 纯画像?

第(2/3)页

误会罢辽,不值一提。

  资料挺厚,是迄今为止被拐的十五名儿童的全部档案,放在首个的,就是刚进门时出现在投屏中的小男孩,吴堇玮,还差俩月到三周岁,幼儿园录取通知书都快到手了,结果发生了这种事情,看丢孩子的母亲更是直接进了医院,现在还在里面躺着呢。

  会议室中,汇集了来自各案发地的刑侦人员,不过资料到手前,大家都只了解本地发生的案件情况,未料到还有如此多类似的“难兄难弟”。

  “219年3月25日,海北...”

  “219年5月3日,防成港...”

  “220年1月9日,钦州...”

  “221年7月10日,宁南...”

  作为区厅对整体案件情况均有所了解的曹队长首先发言,大略介绍了各地发案时间,过程手法等。

  随后,各地民警纷纷发言。

  “第一起案件发生在海北,而一般来说,嫌犯首次作案,会选择相对熟悉的环境,这会让其有一定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我认为这老太太是海北人的概率较高,应该加大力度在当地排查。”

  不难看出,说话的是个海北民警。

  但马上有人提出了反驳,“适才陈主任也说过了,并非所有的被拐案件都能准确统计进来,也就是说我们没法确定海北的案件到底是不是第一起,且其与防成港案件只相隔一月,嫌犯为防成港人的概率也不低。”

  “我倒觉得讨论嫌犯是哪里人的意义不大,并不能降低多少排查难度,从时间线可以看出,嫌犯的活动轨迹逐渐北移,目前发生的几起,都在宁南及其周边,所以我认为当前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宁南外来人口上。”

  “狼外婆”北移的行为本身并不难理解,就像羊毛不能逮着一个地方薅,拐小孩自然也不能多次同一地区下手。

  现在的问题在于,除了一个新鲜出炉的背影,和模糊不清的“目击者”描述,警方手握的有效线索相当有限。

  能进专案组的,都是各地经验丰富的“老人”了,但讨论来讨论去,大半天过去了,也没讨论出个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