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1_从1983开始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1

第(2/3)页



  Pia!

  许非又一捂脸。

  “你又犯病了?有话就说!”郑小龙皱眉。

  “没事没事。”

  “真不说?”

  “继续继续。”

  许非还真不想说啥,按后世眼光这段戏矫情无比。但在眼下,却叫情感细腻,极打动人。

  不能老用超越三十年的标准来要求从前,那整部戏都得推倒。《渴望》现在的水准,已经高出同时代的大部分作品。

  “好!”

  鲁小威拍拍手,“我们正式拍!”

  跟着重复这套东西,且效率极慢。

  许非坐郑小龙旁边看,越看越累。这段戏要在两个人之间不停切换,就一台摄像机,比如吴玉华在说话,孙嵩作反应。

  得先拍吴玉华,完了喊停,机器换位置,再拍孙嵩的反应。

  这种切换,剪出来非常生硬。像我们看老片子时,刚刚俩人在这边,画面一切,突然跑到那边站着去了,好像中间少了一段。

  而刚刚这场戏,折腾来折腾去,俩人还不停失误,一个多小时才搞定。

  “胡同也一台摄像机,可没这么费劲吧?”他随口问。

  “情况不一样。”

  郑小龙瞅了眼鲁小威,低声道:“胡同的演员,你是先把他们弄熟了,演起来跟喝水似的。这个不了解,连剧本研读会都没开。”

  “那加几台总成吧?50集,每集起码45分钟,还不包括初始素材,得拍多长时间?”

  许非想想就恐怖。

  “你当我们央视呢,我们可玩不起多机拍摄。”

  郑小龙摸着下巴,道:“不过也确实慢了点,我申请申请,顶多再调来一台。”

  所谓多机拍摄,通常指3台以上摄像机。

  蔡晓晴导演的《家教》,就是飞天奖二等奖那个,是中国第一部使用多机切换拍摄的连续剧。

  不仅仅是机器数量的问题,涉及到更高的技术设备。

  简单讲,就是把画面通过几条讯道,同时送到切换台上。经过处理,连现场收录的同期音一起,录制到一条磁带上。

  单机只能拍“单镜头”,多机能一次录下一大坨,缩短制作周期。而且演员的表演状态也会连贯,不用延迟。

  同学们可以看看《渴望》第一集吃午饭那段戏,再看看《让子弹飞》,“黄老爷又高又硬”那段戏。

  画面切换和表演连贯性的区别,极为明显。

  忙活到中午,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