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论战(2)_从1983开始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八章 论战(2)

第(2/3)页

子,“我收集资料来着,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李沐仔细看了三遍,问:“你准备投哪儿?”

  “中青报呗。”

  “嗯,就事论事,千万别提金鹰奖。现在还不知道结果,你要把牛逼吹出去了,最后没拿,整个台都陪你丢脸。”

  “明白明白。”

  ……

  次日,中青报又登了篇文章。

  《也论影视剧的地域差异》

  “首先感谢那位老兄对胡同的关注,确实研究很深。最近也冒出许多声音,说的委婉慈祥,同样感谢。

  这里谈谈我的观点。

  目前的影视作品确实存在地域差异,那老兄认为消除差异的方法,是普通话和挖掘社会共性。

  先说说普通话。

  这几日我去拜访了一位老先生,他主持过语言文字的改革工作,说遇到很多实际问题。

  比如,戏曲中如何推广普通话?

  工作组的意见是,传统的地方戏曲如粤剧、越剧等,可沿用方言,不然就没有传统特色了。新编的戏曲节目,要尽可能推广普通话,减少方言。

  再如,书法如何做到汉字规范化?

  意见是,作为书面交际工具,应严格遵守规范。至于书法艺术,可以百花齐放,不能强求一律。

  而小组对影视剧的态度,要求少用方言,有些可用可不用的,应力求不用。

  由衷佩服这位老先生和当时的工作小组,他们给了艺术足够的缓冲空间,没有一棒子打死,强制要求影视作品规范化。

  首先我完全支持对普通话的普及,但反对将艺术作品一刀切。

  我也参与过《便衣警察》,那里面都是普通话。因为是正剧,风格严肃。

  胡同说方言,因为是情景喜剧,轻松幽默。影视剧要刻画人物,突出效果,方言是一种表现手法。

  于兰姑说武汉话的感觉,就是比说普通话好。何况她说的也不是纯正方言,我要求她贴近普通话,就是为了让观众听懂。

  还有现在提倡类型剧,比如拍一部警察剧,警察抓了犯人,一问外地农村的。你说他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好?还是带点口音更生动?

  或者直接问一句,为什么越剧电视剧、黄梅戏电视剧可以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