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我的话讲完_从1983开始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三章 我的话讲完

第(2/3)页

更加紧密,猜都猜得到。

  香港金像,台湾金马,在很多人眼里都比金鸡奖重。

  但他们的市场在萎缩,我们在慢慢好转,十几亿人口的市场一旦崛起不可估量,必须要有个匹配的奖项。

  另外强调一点,我不是非得做这个奖,只是事情赶到这了。谁想做,先听我的意见。”

  他顿了顿,继续道:“再说说评选规则。

  金像奖分两轮,第一轮由选民和初选评审团负责。选民就是观众,评审团是业内人士和媒体人员。

  他们投票选出入围名单,每奖五个。

  第二轮由专业评审团和十三个协会成员投票,评审团还是业内人士和媒体,协会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灯光、美术等等。

  两轮的评审不可重叠。

  金像有点学奥斯卡,两级架构,协会成员居多。”

  “金马奖则是三轮。

  初选评审比如18人,负责挑选一个大的入围名单。

  复选还是这些人,但人数缩减,比如11人,选出各奖项的具体提名。

  终选在复选的基础上,另加入终选评审团,比如6人,达到一个单数人数,17人。

  当然,金马奖以前由于评审团长期不变,屡遭抨击。这点我们要避免。”

  许非介绍完,道:“各有各的优势,我综合一下。

  我准备分两轮,在港台发展自己的初选评审,由他们进行港台的首轮选片,择出每奖三个提名。有特殊情况,或少或多,可申请增减一个名额。

  大陆也由业内人士和媒体组成,每家媒体可以出一名评审,同样择出三个提名。

  即内地、香港、台湾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为首轮提名。

  第二轮单独邀请评审团,投票得出获奖者。有至少两周的审片期,非引进片怎么办?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在北电、中戏放映。

  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

  而第一轮的评审,隔几年换一批,避免长期占岗。”

  “为什么是三个提名?”记者问。

  “初期阶段,简便为宜。如果搞五个,审片量巨大,周期会拖长,以后可以增加。”

  “假如我是初选评委,看电影花钱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