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开端1996_从1983开始主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三章 开端1996

第(2/3)页

难忘的一夜。

  最后相拥而眠,老老实实……1995年过去了,很怀念它。

  …………

  时间到了1996。

  人们一如既往的期待春节,也只在年终岁尾的酒桌上发泄痛哭,第二天又无事发生。

  时代、天下、星河、伊莲、隆达几家全部封账,核算资产,据说要发生一些变动。员工们稳如泰山,反正都是自己家的,变也是往好了变。

  而在一片忙碌中,许非一直在等。

  1996年的电影界,是从一纸文件开始的:

  中央决定将分属各地方宣传、文化口的电影制片厂,统一划归广电领导。整个制片业都归入广电部。

  这也是田领导、吴孟臣的改革之一,所幸被认可,实施了。

  而发布的两天后,讨论声终于来了。最新期的《中国电影周报》发表文章,作者赵宝华。

  “1987年3月,我从长影厂调到京城,帮助滕局长在全国电影会议上设计口号: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

  同时被采用的另一个口号是三性统一,即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

  现在,这两句口号成了整个电影界的指导思想。

  恰逢八五过去,九五初始;恰逢中国电影翻开一个新篇章,我就主旋律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主旋律,本指音乐概念,引申为文艺作品中的主要精神。

  我个人观点,主旋律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

  它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变化,曾经有过许多定义,但谁要说给它一个科学的界定,我觉得是没有的……”

  赵宝华这种电影师爷很有本事,将主旋律的概念,变成了“弘扬时代精神”。既然是时代精神,那肯定一个时期一个样。

  他没做具体定义,或者说没敢。

  此文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头,泛起涟漪无数。一时间各方电影人纷纷发文,主要针对三个命题:

  主旋律是什么?

  主旋律包括哪些电影?

  主旋律和多样化该如何理解?

  不光是保守派,改革派也有一些电影人,毫无惧怕的发声。

  “如果主旋律指内容,多样化还是指内容,那本身就很矛盾。所以必定是,内容主旋律,形式多样化。

  我们应当纠正对主旋律的狭隘理解,尤其是‘只有革命题材才是主旋律’的论调。

  贯彻主旋律要符合艺术规律,我们过去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故事性弱、人物性格弱,过于渲染精神,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创作要素。

  反观,好莱坞的主旋律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