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群英荟萃_从1983开始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群英荟萃

第(2/3)页

,还是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最好,比较全面,哎……”

  又一位老前辈道:“能不能按时间顺序来?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风宋韵,直到改革开放,取一些重要节点。”

  “难搞。五千年历史,哪段重要哪段不重要?光选择上,就不能达成一致。”

  “我同意。抗日战争重不重要?重要,没有抗日战争就没有我们的崛起,但能放到台上演出么,日本怎么看?”

  “这个,太总括性了……”

  邓在君想了想,道:“以我们的技术条件很难有足够的感染力,还是摘取一些元素为好。”

  “中国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它是由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经过无数断裂、重组,最终形成的这么一种风格。我们说中国元素,其实就是民族元素,地域元素。”

  “我赞同,所谓展现元素,其实是展现我们包容性的文化特征。”

  “这个可以延伸到第三点,用什么样的形式?我觉得工体那么大的场地,肯定要人海战术。我个人来讲,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气势雄浑,阳刚大气。”

  “哟,你这倒简单了,从民族特色中找呗?”

  “本来就不用那么复杂!大方向肯定简单,细节才要琢磨。”

  “……”

  李导演和邓在君小声交流了几句,道:“我们认同这位老师的说法,可以尝试这个思路。”

  “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正此时,背后又悠悠的传来一句。

  啧!

  李导演忍不住回头,人太多,无从辨别,只赞道:“这话有道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于此句名言,很多人认为是鲁迅说的。但也有人考据,鲁迅没说过,原文是:“(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邓在君也回头,一眼盯在某人脸上,果然年轻的过分。

  “唢呐!必须是唢呐!”

  “没错,气势高昂舍它其谁!我在灵璧听过周家唢呐,那真是一曲吹断肠。”

  “我不同意,唢呐都是独奏,那么大场地,再高能盖住全场?”

  “谁说都是独奏?闽西大唢呐就是公吹和嫲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