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一把好刀(1)_从1983开始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一把好刀(1)

第(2/3)页

0部……”

  “让你说想法,你讲这些做什么,在给我们上课么?”

  金岩不耐烦道,配上那一脸横肉,显得很凶悍。

  他出身名门,外公和舅舅都是院士,叔叔是水木大学教授。83年加入中心,上来就能当导演,中心一共拍了六部剧,他自己就拍了两部,当然效果不怎么样。

  “……”

  许非看了看主任,鲁小威摆摆手,“让他说完。”

  “81年年底,津门创办了《广播电视杂志》,举办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同年,政府设立飞天奖,1983年《大众电视》又设立了观众票选的金鹰奖。

  1982年,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成立,我们中心同年创办。次年,又成立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83年,国家发布“四级办电视”政策,号召各地创办电视台,覆盖到乡村一级,对电视剧的需求急速增大。

  到了85年,电视剧产量已经多达1300部,老百姓的电视机数量也达到了5千万台。”

  “……”

  郑小龙的手指头在底下敲了敲大腿,鲁小威饶有兴致的听着,就像上次在茶楼一样。

  李小明、陈彦民等人互相瞅了瞅,这些东西众人都清楚,但没人把它们放在一块说,既是放在一块说了,此刻一听,还真有点不同的意思。

  “我引用这些资料,就是想说电视剧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将来一定会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产业不光是指工农林渔,文化艺术也是产业。当电视剧有了成熟的生产模式,有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了开放的商业市场,有了广阔的观众群体,这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已经过了蹒跚学步的几年,正是大步快走的时候。

  目前国内几家有实力的生产基地,一个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个是齐鲁电视台,一个是粤省电视台,还有一个就是我们。

  我们已经占据前列,但想将这个位置保持下去,并进一步发展,势必要形成这种产业化的意识。

  产业化的前提是专业,不单指几个专业技术人才,而是一种思维模式。

  比如我们在生产一部电视剧之前,一定要擅做分析,分析作品、分析对手、分析观众。

  什么作品观众爱看?没看过的自然就爱看。看过类似题材的,我们比他拍的好,那自然也爱看。

  我简单整理了一下近年作品,大家一起探讨……”

  许非完全没拿稿子,在家准备了一周,字字句句都在肚子里。

  “首先是伤痕类,以《践跄岁月》为例。这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