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2章 盛世之法?_寒门祸害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2章 盛世之法?

第(2/3)页

但现在已是离任之际,亦是忍不住将自己的不满说出来。

  “张阁老,你心里是如何评价一条鞭法的呢?”林晧然轻呷了一口热茶,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跟着很多人所想的不同,一条鞭法并非是张居正最先提出,而是由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到万历九年张居正推广到全国。

  只是现在的情况跟另一时空的情况已经不同,且作为一个后世之人,自然明白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张居正的目光坚定,显得推崇备至地回应道:“一条鞭法是大明的希望之法,若次辅大人要带领大明开创盛世,则是非它不可!”

  “张阁老,却不知一条鞭法能给百姓带来多少好处呢?”林晧然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又是进行追问道。

  张居正的眼睛当即闪过一丝不悦,便是冷冷地回应道:“次辅大人,我已经在给你的具体执行方案中说得很是清楚,只要你看了便不会问这个问题!”

  这……

  陈经邦正想要离开,结果听到张居正如此恶劣的态度,却是不由得蹙起眉头。

  且不说任何政策都需要地方官府认真贯彻才行,这一条鞭法说到底还是要往百姓的口袋掏银子,亦是不可能真的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张居正此等态度,当真以为只有一条鞭法才能助大明开创盛世,但他亦不好好想一想究竟是谁提出的刁民册?是谁解决大明最严重的地方士绅偷税、漏税的难题?是谁使得大明征粮田亩一举突破十亿亩?是谁让大明财政一下子增加五成之多?

谷嫤</span>  若是要论治国之道,谁才能带领现在的大明走向盛世,如果自己老师都不行的话,那么他张居正更不行!

  “张阁老,你的一条鞭法我已经认真看过了,你对桂萼的方案补足了很多更具可行性的细节!只是你有没有想过……此法谁最受益呢?”林晧然手里端着茶盏,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张居正却是没想到林晧然变得如此的愚蠢,便是理由当然地道:“此法自然是百姓最为受益!若是朝廷将地方名目繁多杂税简为一体,役以户丁征集,百姓便少了很多滋扰,缴银亦可避开徭役。田赋除东南等富庶之地仍征实物以供京师,其余皆一律折色,无须粮长携百姓输送储存之苦,此乃谋盛世之良策!”

  咦?

  陈经邦听到张居正如此部析,却是不由得重新审视一条鞭法,发现此法对百姓还真的极为有利,可谓是造福于民了。

  “张阁老,此法一旦推广全国,天下百姓便再无法离开白银!只是近些年白银自海外涌入,银贱而米贵自是有益于百姓,只是他日涌入白银收缩致使银贵而米贱,百姓需要用更多的粮食才能换得等量的白银交税,此时又当如何?”林晧然喝了一口微烫的茶水,显得十分认真地反问道。

  这其实是真实历史曾经发生过的情况。在明朝的后期,随着日本的闭关锁国,加入跟西方贸易的收缩,最后致使涌入大明的白银严重缩水。

  由于粮食减产,偏偏白银还进入了升值区间,朝廷对百姓还各种强征白银,当时可谓是“苛政猛于虎”。

  林晧然现在并不能确保自己真能带领华夏走上世界之巅,故而他不想做这种目光短浅的举措,致使在白银升值时期逼得百姓卖儿卖女来缴税。

  终究而言,他心中所追求的良方是让百姓少一些税赋的负担,而不是这种有可能给百姓埋下地雷的政策。

  张居正亦是意识到百姓确定需要出售粮食换取白银,当即便生起主意地道:“次辅大人,咱们官府可以管控米粮市价,确定粮价在一个合理区间运行!”

  “商人重利,且官商勾结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我治理雷州之时,广东发生很严重的洪灾,广州城的米价一石高达十两,只是次年丰年米价却可以落至一石仅四、五钱。地方官府纵有心干预,只是府库那些钱银又岂能斗得过地方富商?”林晧然发现张居正如此理想主义,却是苦涩地摇头道。

  张居正看到林晧然一再贬低一条鞭法,显得十分不满地说道:“次辅大人,一条鞭法固然有利弊,但终究是造福于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