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 神来之笔?_寒门祸害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4章 神来之笔?

第(2/3)页

已经洗过澡,正在书桌前翻阅一些信件。虽然他身处于京城,但在地方亦是建立了消息渠道,了解着广东、浙江和南直隶那边的动静。

  他此时正在看着花映容的来信,了解着苏州丝绸风波整个事件的始末。

  林晧然对苏州丝绸风波的结果倒是满意,虽然联合钱庄不能一举吞下苏州的丝绸业,但联合钱庄如同钉子般钉在了苏州城中,已然是为联合钱庄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管有任何地方都是一个道理:有利益的地方,难免会产生纷争。

  银行的吸蓄放贷无疑是一项很诱人的业务,但其实这项业务会侵害地方官绅和地主阶层的利益,很可能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扑。

  大明并不是没有金融业,其实大明的金融业一直存在。

  地方官绅和地主阶层早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他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高利贷方式,不仅从中获得到丰厚的利润,而且还能得到田产或房产等资产。

  正是如此,哪怕明律对高利贷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和打击,但在地方官绅和地方势力的保护下,这个条文实则是形同虚设。

  联合钱庄如果贸然打出“低息放贷”的牌子,必然会遭到地方官绅和地主阶层的强烈反对。只是现在苏州钱庄将丝绸业让出,且没有即刻全方面推出“低息放贷”,无疑给予各方一个可接受的时间和空间。

  现在通过丝绸的利润将一帮人绑到一起,哪怕将来遭受地方的官绅和地主阶层的强烈反对,那亦不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当然,事情阻力太小,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官职和权柄。

  如果他将来能够登顶,不仅可以推出“吸蓄放贷”的模式,而且还能冠冕堂皇地发行通用纸币,甚至成为大明的中央银行。

  林晧然的手指在桌面敲了几下,便是执起手笔,在一番寒暄之后,便是郑重地写道:“天下之人皆为利也!今丝绸贵,则生丝贵,绅与民此后几年,必舍稻而种桑,丰年无恙,灾年必成祸端。联合银庄可推生丝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