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用之则行_寒门祸害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1章 用之则行

第(2/3)页

证明林若愚治理雷州、广州和顺天的政绩并非虚言!”

  严讷听得很是认真,亦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李春芳将茶杯放下,嘴里没有停下地继续道:“随着我跟他接触得多了,知道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跟着喜欢高谈阔论的高肃清不同,他做事更是低调和务实。像在乡试主考官选拔上的改革和废除国子监生的‘皿字卷’的事情上,他都是抓准时机便是一蹴而就,甚至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便已经通过了内阁。至于推动苏杭织造局跟佛郎机使者签订购销合同,这个事情很多人至今都不知晓,但他却已然是悄悄地做了。我现在亦不知道林若愚的能力到哪,但他在礼部左侍郎位置所做的事情,已然比之以前的礼部左侍郎都要优秀太多。如果不是元辅大人属意南京礼部尚书尹台,我以为林晧然才是礼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说到最后,他心里却是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如果现在林晧然呆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他们完全不用操心礼部之事,林晧然必定能够将礼部打理的妥妥当当。

  烛火映印在二人的脸颊上,严讷安静地听着、思索着,似乎是在重新认识着林晧然这个人一般。

  “敏卿兄,为何今晚突然谈起林若愚呢?”李春芳抬头看着严讷的神情复杂,不免好奇地进行询问道。

  严讷重重地叹息一声,便是将放在桌前的纸张送过去道:“这是户部今天出炉的治欠粮策,你看过之后,没准会觉得他亦是……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李春芳的脸上浮起一抹疑惑,便是接过来进行了阅览,脸上慢慢地变得凝重起来。

  在杨府的前厅中,在短暂的失神后,范千山亦是接着念了起来。

  “故户部提议造刁民册,凡累欠十石粮税之家,由地方查核,编入户部刁民册。……其无须服刑受罚,然由其本人起,子孙三代皆不得参加科举,不可为大明官也!”

  圆月高悬于空,仿若是一轮玉盘,天地显得肃静无比。前厅的三人,又是陷入于沉默之中,外面的管家仍然不敢进来。

  刁民册?不得参加科举?

  大明追缴欠税最大的问题是贫民和豪绅总是纠缠在一起,如果朝廷用力过猛,很容易会伤及平民,甚至是激发民变。

  如果有办法将他们分开,那么问题就容易得多,而这个刁民册已然是达到了这个神奇的功效。能够累欠十石粮税者,绝对不可能是贫苦的百姓,矛头已然是明确地指向了地方豪绅。

  简单的区分开来明显很不够,接下来自然是要打击豪绅。

  对于贫苦百姓而言,他们要的是活下去,至于功名的追求早已经望而生畏。不过那些豪强定然深知功名的好处,甚至他们本人不惜花费重金买一个捐生的功名,如何不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

  如果因为不缴纳该缴的粮税,自家子孙今后不能再考取功名,甚至是要低人一等,郭重郭轻自是一目了然。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他们真上了刁民册,那么他们的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却是直接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范兄,你怎么看此策?”杨博将冷掉的茶水一饮而尽,但仍然无法平息心头的那份震惊,却是对着范千山询问道。

  范千山将纸张郑重地交回给杨博,眼睛复杂地回应道:“此策一出,林文魅怕是要被世人冠以治世之贤臣了,其治国安邦之能怕是比之管夷吾亦是不逞多让了!”

  虽然他很是厌恶林晧然,但看着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良策,亦是不得不承认林晧然有着治国安邦的相才,更是知晓这个刁民册受造成的巨大冲击。

  “老夫以前便知晓林若愚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只是今日看此策,方知林文魁非侥幸,怕是……大明在他手里出现盛世!”杨博将茶盏放下,显得苦涩地点头道。

  在官场中,最可怕的事情从来都不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而是哪怕胜利亦得惹上一身的骂名。林晧然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已然让他亦是看到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