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想法_晚唐浮生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想法

第(3/3)页

取空虚的青唐城。结赞,哈哈,一个只会生搬硬套兵书的傻子罢了。”

        “陛下英明神武,何人能及?”廉氏笑道。

        偰氏的身体微微有些僵硬,默不作声。

        廉氏看向她,眼神之中满是怜惜、解劝,甚至带着一丝乞求。

        偰氏见了,错开眼神,半晌之后,低声道:“陛下……厉害。”

        邵树德哈哈大笑,搂着两人坐在山坡上。

        山坡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营帐,宫廷侍卫、银鞍直及禁军一部屯驻于附近。

        再远处,则是青黛色的城墙。

        城墙经过多年修缮,看着颇为气派。

        城墙附近,千村万落、阡陌纵横。

        冬小麦收割完毕后,种下的短生长期的杂粮又到了收获时节。

        一望无际的田地中,农人们时而弯腰,奋力收割;时而直起身来,轻捶酸痛的腰脊,但在看到金黄色的糜子后,又是一脸满足。

        值了!一切都值了!

        在河北,绝不可能一家有三四十亩地。

        鄯州虽然荒凉,但地多啊,也算沃壤,打下的粮食交完赋税之后,足够养活一家老小,还多有剩余,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咱们是搞不过邵贼了,那老东西一直不死,看着就怕。但实话实说,圣人也没太亏待咱们,一家老小能吃饱穿暖,比什么都强。

        农田周围还有大量的丘陵,可放牧牛羊马驼。

        三茬轮作制在湟水流域发展的时候,出现了新变种:农人们不舍得把一部分农田拿出来种牧草,而是到周边丘陵中放牧,然后把牛粪捡回来——为了争夺粪便,放牧的小孩们甚至会打起来。

        总之,生活蒸蒸日上,河北移民心中的戾气在一点点消解。

        “邵贼”这个称呼,只存在于老一辈口中了……

        被农田、果园包围的青唐城,现在是鄯州的理所(原治湟水,即乐都),因为多条驿道经过此处,商业也颇为繁荣。

        在最近两年,他们甚至开辟了通往于阗的商道,客流进一步加大。

        而鄯州也在唐时鄯城、湟水、龙支三县的基础上,增设了民和(今民和)、安人(今湟源)、威戎(今门源)、浩亹(wěi,今大通)四县,已领有七县,计43000余户、21万3600余口。

        鄯州南边的廓州,也从唐时辖三县,变成了今日下辖广威(今化隆靠近黄河一带,州城在黄河外八十步)、达化(今尖扎西)、米川(今循化)、积石(原积石军城,今贵德)、雕窠(原雕窠城,唐时驻振威军千人,今同仁县保安镇)五县的规模,计12800余户、63300余口。

        除初时收编了大量吐蕃羌种之外,通过不断移民,现在中原移民已占主流,尤其是鄯城县附近,因为青唐镇军有一万步骑分驻各处,已与中原无异。

        鄯、廓二州之外,尤其是那些海拔上三千米的地方,则分给了依附于朝廷的各个部落。他们与青唐镇军一起,作为大夏在青海湖一带的武力支柱——此二州十二县约28万编户百姓,基本上把青海最精华的地区都占下了。

        至于再外围的地区,多为吐蕃人。

        朝廷懒得管他们,他们自己也不太敢北上,双方互相贸易,倒也相安无事。

        邵树德自己也对吐蕃高原没太多想法,就连从高昌寻回赞普后裔,也是本着奇货可居的心态,随手为之罢了。

        这次他派出信使向南,召集诸部来会盟,也不知道能来几个。

        放平心态,有固然好,没有也无所谓。这地方,就这样了。

        倒是那位名叫铁哥的赞普后裔,似乎有些想法,这就有意思了。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