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他回来了_晚唐浮生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他回来了

第(3/3)页

得好了,朕在吐蕃那边才能发力。”说到这里,邵树德看了一眼延孙。

        延孙心下狂喜,但他按捺住了,稳稳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

        这些时日,妻子一点不给他颜色,甚至满是厌恶。谈起圣人之时,才会有几句话讲。

        延孙心中酸涩,但他知道自己没办法。

        他需要大夏圣人的支持,不然很难成事。另外,他确实也需要一个子嗣,哪怕找别的男人借种。

        如今好像一切都要得到补偿了,他兴奋地想要仰天长啸。

        铁哥则不着痕迹地瞄了弟弟一眼,心中充满忧虑。

        为免圣人误会,他现在都是单独住一个帐篷,但牺牲这么大,圣人竟然还是要选择三弟么?

        他看得出来,蔡邦氏与弟弟的关系私下里已经完全破裂。还好,自家妻子的心还在他这边,毕竟他们成婚已经八年,有两个孩子。

        圣人什么时候送我回去呢?不想要吐蕃了吗?不想在舆图上再添一大块土地了吗?哪怕只是名义上的。

        没有人给他答案。

        十月十八,大军东行,往秦州而去。

        诸州官员皆随驾送行。甚至于,很多百姓也自发地跟了过来,在驿道远处欢呼。

        被“苦”了整整三年,他们还记得圣人给的好处。

        铁哥看了十分嫉妒。

        这般政通人和,夏国的兴盛看样子可以持续好几代人啊。他即便回去了,还能够摆脱夏国的控制吗?

        邵树德看了也有些感动,于是他唤来了银鞍直指挥使种彦友,令其将大军吃剩下的粮食、肉脯、干酪、水酒用马车拉过去,分发给沿途遇到的百姓。

        再看谁穿着破旧的,一人赏赐一匹毛布。

        种彦友立刻行动了起来。

        武夫办事,雷厉风行,当场就开始分发粮食、布匹。

        一时间,驿道两侧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邵树德兴之所至,策马冲上高坡,遥遥挥手。

        “万岁!”

        他每挥一次,百姓们就欢呼一阵。

        人越来越多,到最后,欢呼声直冲云霄。

        没庐氏刚安顿完昏昏欲睡的两个孩子,听到动静后,掀开了马车车帘,正好看到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圣人,一时间看呆了。

        刘朐又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驾幸河州,父老欢呼于道。帝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乡闾淳化,古来少也。”

        邵树德若看到,定然大喝一句:“你小子总算写我的好事了。”

        事实上,刘朐是比较公正的,他也赞同圣人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大部分时候,他在给《今上实录》提供材料的时候,交上去的都是好话……

        因为圣人确实是千古明君,他有分辨的能力。

        十一月初,圣驾抵达秦州。

        初七,过小陇山分水岭,至此,邵树德终于回到了陇山以东的中原地界。

        初十夜,驾幸陇州。

        十四日上午,抵达岐州,于此停留两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圣驾入西京,诏令太子百官、后宫嫔御、在京马步军士西行,至长安朝见。

        距他上一次离京,已过去两年零九个月。

        这个天下的精神图腾、唯一真主,无数人赞美,又很多人咒骂的王者,他回来了。

        没有人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挑衅。

        甚至他死了,在很多年内,威压仍然不会散去。

        他与别人给披上黄袍的天子不一样。

        他的这件黄袍,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上面镶嵌了无数功勋。

        西征结束,龙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图案,似乎又可以增添几分了。

        历史的转折点有他,华夏幸甚。

        腊月初一大朝会,秘书郎崔邈进《请上尊号表》。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