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言传身教_晚唐浮生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言传身教

第(3/3)页

  邵树德对商业的态度十分开明,甚至主动推进其发展。

        儿子、孙子的观念,也由他从小培养,对商税这一块,自然是十分重视的。

        王朝初期开了好头,有时候就形成惯性了。

        “最后,朕还想谈谈西域商社。”邵树德教完孙子,又把目光投注在储仲业身上,说道:“与安南商社头两年差不多,现在还在亏。”

        “陛下……”储仲业有些委屈:“西域商社现在只有商屯,招募人手、采购农具、牲畜、种子,平整荒地,开挖沟渠,花销极大。这都是为了配合疏勒杨帅和北庭符帅,若非这两事,本不至于经营得这么磕磕绊绊。外头有些商队,名义上去西域商屯,实际是去掠奴的,故大发其财。但西域商社没法这么做啊……”

        “好了,朕没有怪你的意思。”邵树德笑道:“符存审的奏疏中,可是大大褒奖了西域商社。你们在天山北麓商屯,产出数万斛粮食,帮了大忙了。”

        北庭方面多出来的粮食消耗主要是安西第五镇——双河镇军及其家属的安置。

        同光元年及二年,北庭新增一千府兵及两千双河镇兵。

        同光三年,因为商屯较为得力,前期安置的民户也逐渐有了产出,又增双河镇兵四千人,算上家属,一共两万,分驻双河镇、叶河守捉、东林守捉三地。

        如此一来,双河镇已经有六千兵。其中双河(今博乐)驻军两千,黑水守捉、西林守捉、叶河守捉、东林守捉四城各驻兵一千,算是把北庭西半部分的防御体系给粗粗完善了——镇兵主要来自横野、平卢、落雁、广捷四军。

        今年会继续增设镇兵,迁移其家人,开销仍然要靠商屯来支撑。所以,西域商社确实是顾大局的,邵树德也深知他们的贡献,故不会太过看重其前期收益。

        国企嘛,有时候必然要承担政策性亏损。政治利益排在商业利益之前,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储仲业听邵树德这么一说,心下稍安,立刻表态道:“陛下,今年只要户部及时支付钱款,西域商社可扭亏为盈。”

        邵树德闻言沉默了一会,道:“行吧。三年了,如果还不赚钱,恐失朝廷信誉。今年不要盲目招募人手扩耕,先把账弄好看一点。”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孙子,道:“阿狸需知,这些商社固然是一件非常趁手的工具,但也不能往死里用。很多事情,需要权衡利弊,多方考虑,不能由着性子来。阿翁一向信奉有钱大家赚,即便贵为帝王,也不能太贪心,太肆无忌惮。克制,记住了,克制是一项美德。”

        “知道了,阿翁。”邵修守轻声说道。

        储仲业在一旁听得感慨连连。

        圣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避着他,足见信任。而圣人的理念也让他感佩不已,他老人家从来不吃独食,什么好处都会拿出来分润,这就让大伙很有干劲。

        帝王的伟力在于集众——储仲业想起了女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显然出自圣人之口了。

        说穿了,就是人心向背。

        皇孙如果能深刻理解这个道理,大夏的基业将十分稳固。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必然过得十分舒服。

        想到此处,他悄悄瞄了一眼皇孙。或许是心理作用吧,唔,果有大帝之资。

        这也正常。无上皇帝言传身教的嫡长孙,能差么?

        “基本就这些事了。”邵树德放下账本,看着内务府一干人等,道:“渤海商社不用操心,安南商社已步入正轨,西域商社今年也翻身有望。再稳个一两年,待到同光五年或六年,想办法把云南商社开办起来。就这样吧,若无事,卿等自可退下。”

        “臣遵旨。”众人纷纷应道。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