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经济联系_晚唐浮生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经济联系

第(3/3)页

要的不是贡品。」邵树德摆了摆手,道:「朕要的是一种能大量、长期提供,让中原富户、官绅离不开的商品。月理朵你说得没错,辽泽、渤海皮子众多,但中原人买得太少。」

        皮衣这种东西固然御寒能力很好,但比起棉衣、毛衣并没有优势。它的特点在于防风,冬日驰马之时,若有一件皮衣,那敢情好。

        关键还是在于消费习惯。

        你有商品,但中原没这个市场,只能徒唤奈何。难道又要我亲自带货?但这种事情很敏感,因为皮裘在文化中带有浓重的胡人色彩,未必有多少人愿意穿。

        「先记下。」邵树德对崔税说道。

        「陛下······」见月理朵说个不停余庐睹姑气得孩子都要生下来了,连忙道:「陛下爱食海产。南海昆布煞是有名,听闻前唐之时,宫中常以此物分赐宰相,至今仍是珍品,有价无市。南海、率宾、龙原、定理、安边、安远、怀远、东平诸府,每年都有鱼群洄游,其数庞大,若能捕之,不下于一次粮食丰收。」

        邵树德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余庐睹姑说的就是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的洄游路线一般有两条,一条是从鄂霍次克海进入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河流;一条则是顺着库页岛沿岸进入日本海,然后溯游进图们江、珲春河、绥芬河以及朝鲜部分通海河流。

        其数量多到什么程度呢?据17世纪俄国人记载,黑龙江里洄游的大马哈鱼密度高得几乎能「让人踏行」,当然这可能有些夸张了。

        不过黑龙江的大马哈鱼渔汛时期,密度曾经高得能「别断船桨」,可见其数量之庞大。「还有渤海螃蟹。红色大如椀,螯巨而厚,传闻在海中能杀人。」余庐睹姑又道。

        「果是一片肥地。」邵树德听了感叹道。

        其实这就是***地。不但土地是黑土地,山林、河流、草原、沿海,还有千万年来积攒的未被开发的资源。

        他记得千岛群岛中有一小岛,名择捉岛,上面就有一千五百头熊,数量惊人。

        库页岛上有数千条河流,每年洄游的鱼数不胜数。21世纪的时候有一次寒潮突袭,海水短时间内降温1—2度,很多鱼活动能力下降,被海浪推到了岸上。俄罗斯人根本吃不了,直接调来大量推土机,将鱼推掉埋了。

        鄂霍次克海,每年老死一百多万吨鳕鱼,而全世界包括人工养殖的在内年产量也就八百万吨。

        寒冷海域,其海产品的产量是暖水海域远远无法比拟的,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冷水海鱼的营养、热量又超过暖水海鱼,暖水海鱼的营养又超过淡水鱼·····.

        若要开发渤海国的

        资源,令其与中原联系起来,海是必不可少的。「朕真想去那边看看。」邵树德站起身,恨不得插翅飞过去。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何一定要攻灭渤海国,即便陈诚也颇有微词。

        但有些东西他没法对别人说,说了也没人信。

        好在他是开国君王,可以独断专行。武夫嘛,我穷兵黩武不是很正常,要你管?当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比起穷兵黩武,他建设经营的本事也不赖。

        他现在比渤海大氏还要忧心渤海十五府的发展,千方百计为其经济把脉,想要将其与中原联系起来。经济联系紧密,利益大,人口多,后世君王放弃它的可能性就越低。

        尤其是当渤海国故地有三百万汉人时,非万不得已的时候,谁能放弃?

        不要谈经济利益,中原一些边塞州郡,有毛的经济利益,朝廷在那边完全亏损的好吗?但谁敢放弃?

        安南被放弃,在宋代以前可以理解,因为五管地区真的很荒凉。明朝时放弃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因为南方已经得到了极大开发。

        渤海这地方,如果连接它的沈州、安东府、营州等地人口众多,牛羊被野,保持住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再能与中原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那就更稳妥了。

        可惜都城不在北京,不然把握更大。

        「传旨,南衙枢密院于沈州置沈州院,招募新兵操训,作为禁军兵源。」邵树德吩咐完,径自上了马。他准备与银鞍直、天雄军及诸部贵人打猎,增进感情。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