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战利品_晚唐浮生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战利品

第(3/3)页

因为人类最初就是用野兽皮当衣服,《礼记》中也记载了大量各类等级的裘衣规范。

        但自西汉以来,与匈奴反复缠斗,皮衣渐渐染上了一层「胡风」。因为胡人就穿这个,慢慢形成了刻板印象,大大减少了中原皮衣的数量。

        南北朝的时候,皮裘风有所回暖,并一直持续到了安史之乱。在这个时间节点以前,中原皮衣还是不少的,至少比两汉时多。

        安史之乱后,老百姓没怎么抵制皮衣,但儒家士人开始大量抵制,

        他们掌握话语权,贬低了皮衣的地位。

        但由于是武夫当国时期,这种抵制并不彻底。以唐、夏军人为例,戎服边缘经常有皮毛点缀。比如唐长乐公主墓壁画中,军士裙甲下缘就加了一圈皮毛,日「兽皮战裙」。

        再加上蕃人军士极多,他们可不管什么,穿兽皮裤的都有。最绝的是,后世出土的墓葬中,还有穿性感豹皮裤的。

        但到了宋代,皮衣的地位就直线下降,到了穿出去要被人骂的地步了。

        「一日,(徐铉)见其婿亦被毛裘,责曰:「吴郎上流,安得效此?」淑曰:「晨兴苦寒,朝中服者甚众。'铉曰:'士君子有操者亦未尝服。」」

        这是徐铉骂他女婿的。

        「中朝自五胡猾乱,其风未政,荷毡被毳,实烦有徒。」这是徐铉骂同僚。

        从这里可以看出,邵树德最初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即中原人对皮衣有点刻板印象了,认为这就是胡人的衣服。

        但也可以从中看出,至少在北宋初,因为天气寒冷,上朝的官员穿皮裘的还是很多。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北宋士人越来越敏感,与徐铉持同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多,渐渐使得皮衣没落,最后彻底与胡人划上等号,从上流社会销声匿迹。

        其实大可不必,就是件衣服而已,况且先秦之时中原人穿的皮衣老多了。

        「自卖鱼之后,圣人又要卖皮衣。还是内务府做的衣服,真是绝了。」赵匡明笑道:「那就—」「多买几件?」姚洎笑问道。

        「买!」赵匡明哈哈大笑,道:「胡饼天天吃,胡衣就穿不得么?」说完,让随从拿来钱帛,把那几件白鼬皮衣全买下了。

        「这裘还不错,暖和,也挺漂亮。」赵匡明当场穿了一件,奇道:「怎正适合我大小?」

        「这是成衣。」姚洎说道:「长夏商行做了几等衣物,魁梧大汉可买甲等,衙内穿乙等正合适。」「原来如此。」赵匡明说道:「皮子也买点吧,冬日天寒,回去可给家人做上几身。」

        姚洎笑道:「若中原之人都如衙内这般,契丹何必打生打死?光卖卖皮货,头人们就赚得盆满钵满,牧人也能分点汤汤水水,那还南狩个什么劲?」

        赵匡明若有所悟。

        「近几年,河套蜂蜜风行关西、河南,甚至有远售至襄阳、江陵者。」只听他说道:「参州、柔州产糖,洛阳亦不少见。如果再算上毛布、皮裘阴山、代北蕃部可赚了不少钱啊,难怪他们这么老实。」

        姚洎点了点头,道:「蕃人从军征战,可立功受赏,可封爵当官,还有毛布、蜂蜜、红糖、皮货、牲畜等物售卖至中原。中原之日用品又行销草原,全不受限,没有时关时闭的榷场,草原牧人买货时不用被人狠狠宰一刀,日子确实好过了太多。再这么下去,怕是都要被养废了。」

        「这便是圣人对付草原的兵法么?」赵匡明问道。「无上兵法。」姚洎肯定地点头。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