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催促_晚唐浮生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催促

第(3/3)页

霸、杨彦洪、贺德伦等人差相仿佛。”

  “英雄未得其时也。”邵树德说道:“正如河东军之中,薛志勤、康君立、李克宁等老人占据高位,李存孝、李嗣源、周德威等将未有出头之机一样。而今天下鼎沸,战事方炽,这些人早晚会一飞冲天。”

  这话说得在座诸人都有些惊讶,不过想想也确实如此。

  就像邵树德信任卢怀忠、李延龄、任遇吉等元从老人一样。如今天下各个军头,第一要务是防止手下人造反,肯定是先紧着老人用。但随着战事日渐胶着,最终还是会让有才能的人上位,此乃必然。

  葛从周是尚让旧部,投降朱全忠时不过是一介军校,地位并不高。但现在也慢慢起来了,多次担任救火队长,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日渐受到朱全忠的信任。

  杨师厚目前的地位甚至比葛从周还要低,但正如锥处囊中,早晚要冒头的。朱全忠对其还算重视,派到附庸藩镇忠武军那里为将,日后应还是有机会的。

  “妹婿准备何时大举东进?”折嗣伦又问道。

  邵树德让人拿来了地图,起身离席,指着上面标注的各州各县,说道:“武威军刚走到坊州,侍卫亲军已抵华州,铁林等三军刚出延州。灵州还有一些人马在调动,但他们不会出镇,只有定远、天德二军前往渭北戍守,丰安军开往绥州,经略军不动,留守灵州。”

  “短时间内能赶来陕虢参战的,也就只有都护府亲军司辖下的两千步骑了。而且这支部队,还要留在华州、京兆府一带押运粮草,十五万夫子转运粮草器械,单靠义从军照应,多有不足。况且,某想将义从军调来陕虢。”

  兵力不足,是邵大帅目前面临的最大苦楚。

  但凡征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必须先完成兵力集结。

  此番征战,邵树德直接扔下大部队,只带着骑兵星夜兼程,赶至潼关,根本谈不上集结兵力。

  “河东也在催我呢。”坐回来后,邵树德笑道:“义兄的使者昨晚刚到陕州,言河东军经苦战后攻破怀州河内县,已与朱珍所部在孟、怀之间大战数场,互有胜负。我也不知真假,或许有掩饰在内吧。河东大军六万有余,但成分复杂,全忠兵多,据闻遣兵八万之众,义兄攻势受阻之后,多半已僵在那里了,急需我从侧翼击破河南府,抄截朱全忠之后路。”

  折嗣伦仔细地听着。

  “前几日,葛从周在崤山设伏,不过未能竟功。其人目前还逗留在那一片,以山地为凭,当大道阻我。”邵树德继续说道:“当然,或许只是虚张声势,主力业已遁走也未可知。今日刚刚收到消息,前潞州叛将冯霸率步骑两千余人自郑州而来,蔡州方向亦有援军北上,进入汝州,汴军也在陆续集结呢。”

  “冯霸所部应是善战,然蔡、许、陈诸州北上之援军,以州县兵居多吧?”折嗣伦问道。

  “蔡兵勇悍,未可小视。”邵树德说道。

  “妹婿欲继续屯兵陕虢,以待主力汇集?”

  “不能拖了。”邵树德叹了口气,道:“小郎且为我镇守灵宝、陕县一带,我自领铁骑、顺义、华州兵东出,会一会葛从周。李克用那脾气,小郎日后自当领教。他既遣人来催了,我再按兵不动,他就敢直接撤兵回晋阳,然后与我再不往来。”

  “有义从军在潼关,我自领折家子弟守陕虢,还有侍卫亲军机动策应,后路问题不大。”折嗣伦沉吟了一会,道:“然华兵以新卒居多,并不善战,一旦溃败,或动摇全军士气。”

  折嗣伦这话也不无道理。

  打仗这事,宁可兵少,也不能带猪队友,盖因他们一败,极可能影响全军士气,属于不稳定因素。

  “无兵可用,只能勉为其难了。”邵树德说道:“让他们去攻堡寨,见见血,总能派上用场。破了寨子,我便将男女丁口尽数迁走,看葛从周急不急。此为化被动为主动之招,说不定能调动其兵马,这便存在机会了。”

  折嗣伦默然。妹婿打仗,还是这么“奇怪”,总感觉不是正儿八经的武夫路数。

  不打汴兵,反去打百姓,这是什么兵法?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