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车_晚唐浮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车

第(3/3)页

第一辆还是邵树德之前提的要求,由少府制作。上齿轮,人为调节两边轮子的转速,确保可以转弯。

        他试过,确实能正常转弯,而且速度还不慢,感觉非常好。

        当然,他也只是兜了一圈,并不知道这种手工打制的齿轮及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是多久。说不定,用不了几天就磨损了呢?

        第二辆就完全是另一种设计思路了。它由内务府独立完成。

        内务府没少府那么丰富的工匠资源,水平也不行,因此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即两个前轮装在一个车架上,两个后轮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车架装在前车架上方,中间靠轴连接起来。

        说白了,这就像是两个两轮马车堆叠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思路—欧洲早些年的四轮马车,就是这个造型。

        邵树德想了想后,还是钦定了第二种车。成本,始终还是成本。

        靠能工巧匠特制的东西,他一概不喜。毕竟这种级别的工匠是有数的,请他们制作东西的成本十分高昂,他们的精力也很有限,产量会很低。

        不能大批量、低成本制作的东西,就无法推广,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像第二种四轮马车,说实话黑车子室韦的工匠研究一番后,都会制作,等于是

        在瞬间有了海量的能够制作四轮马车的工匠,成本就可以压到很低,低到能够让普通人接受的程度,低到可以推广普及的程度。

        不能普及的东西,最终必然会消失,沦为博物馆展览品,沦为后人的谈资,但却不能对生产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轮马车,朕中意内务府制作的这款。」邵树德弯下腰,仔仔细细查看着构造,说道:「或许,可以招募工匠单独成立一个工坊?」

        内务府少监赵植立刻应道:「陛下,可是要造车售卖?」

        因为圣人的种种要求,现在内务府是真的对赚钱万分敏感,每出一个新事物,第一件事就是琢磨其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不卖看着玩么?」邵树德笑道:「内务府专营此车十年。十年内,只有内务府能造,谁偷着造,朕把他送到黔中去。十年后,全面放开,谁都可以造。」

        「臣遵旨。」赵植应道。

        他看得出来,这种车的用途还是比较窄的,只能在有一等国道的地方用,那么就大大限制了需求。

        这十年间,大概率主要是为枢密院和兵部造了,军需后勤方面的市场非常好。另外就是天家、官府他们的需求也不小。

        十年后,一等国道的里程会更加惊人,甚至非一等国道的驿道道路状况也会大大改善,市场就更大了,届时即便没有了垄断权,但他们有先发优势,还是可以继续赚钱。等到实在没钱赚的时候,那就该退出这个行当了。

        「看来你也猜到了······」邵树德站起身,笑道:「此物和一等国道息息相关。走,乘上车,你我君臣一起去一等国道上转转。

        一等国道原本只在河南才有,但北平府到昌平县之间刚好也修了一小段,正好试车。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