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支点_晚唐浮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支点

第(3/3)页

且以后还能细水长流,每年收个大小牲畜百万头左右。

  不要小看草原的财富。他们穷,是因为没法把牲畜变现,同时对汉地的各种商品又有极大的需求,偏偏中原朝廷还不想跟他们做生意,偶有一些互市,也多半出于安抚目的,且时断时续,不能长久。

  邵树德读史书,得知前燕塞北之战,“后遣抚军将军(慕容)垂、中军将军虔、护军将军平熙帅步骑八万攻敕勒于塞北,大破之,俘斩十余万,获马十三万匹,牛羊亿万头。”

  这个“亿万”缴获多半是吹牛了,但俘斩数字及马的数量应该是真的。马这种东西,如果草原政权不特意办马政,也不会多的,牧民不爱养。因此,真实缴获数量应该是以千万计,绝对不可能有亿,后世内蒙古牲畜存栏量也不过一亿多。

  不过即便只有一两千万牲畜的缴获,也十分惊人了!雨水充沛、气候温暖,草原游牧民族的好时光啊!国朝初年,朔方、河西、陇右三镇都能生活二百五十万游牧人口,牲畜当在八千万左右,这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

  汉地与草原,若互通有无,岂不是大家都很爽?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互信。

  考虑到再过六七十年,气温就要陡降,降水也会随之变少,解决草原问题,必须抓紧了。

  一路走走停停,七月二十五日,邵树德经承风岭(贵德峡)、树墩城,抵达宁边军城。充当先锋的银枪都五千骑则已经渡河完毕,进占了河东南对岸的静边镇,即积石军城。

  从积石军往东一百二十多里,可至廓州达化县(今尖扎县西北),再往东三十里,至廓州理所广威县(今化隆县西南),城内置宁塞军,管兵五百人。

  廓州东南行三百九十里,可至如今的陇右镇幕府所在地河州枹罕县。

  积石军往西八十里,可至宛秀城(今共和)。此为天宝十三载,哥舒翰收黄河九曲之地后所置。城内有宛秀军,后更名为威胜军。

  积石军西南六十里至洪济桥,北周年间置洪济军镇(今共和西南),哥舒翰置金天军。金天军西南一百五十里,为黄河九曲这个优良牧马地的最西处,也是天宝年间的国朝边界。

  积石军,四通八达,说一声交通中心不为过。而且国朝曾在此屯田,城内如今还有不少居民,有佛寺,商贸、百工还算可以。

  此地,当驻军!

  “卢嗣业,记一下。”黄河北岸,邵树德突然说道。

  亲兵又搬来了案几。

  “积石军规制为步卒五千、骑卒三千,分驻积石军城、洪济桥。”

  “河源军规制为步卒五千、骑卒三千,分驻临蕃城、石堡城、长宁桥。”

  “暂驻于此,日后若有需,再行调整。”

  临蕃城就在青唐城以西数十里,当大道,可驻兵数千。

  石堡城(今哈拉库图城)在白水军西南六七十里的一条河对岸,附近有石城山,崖壁峭立,三面险径,只有一条盘曲道可上,易守难攻。

  开元十七年置振武军,管兵千人。二十九年陷于吐蕃,吐蕃人称之为铁仞城。天宝八载克复之,更名为神武军,后又更名为天威军,增加戍卒至两千余人。

  “积石军、河源军一万步卒、六千骑卒,为我控制鄯、廓二州之支点。”邵树德说道:“四镇精兵万人,加快速度拣选。若不情愿,或有人敢作乱,自当讨平之。”

  “阴山蕃部,这么多年了,也该进献一次勇士了。遣人给五位巡检使传令,腊月之前,我要见到党项、突厥、回鹘、契苾、藏才五部精骑三千,连同忠勇都三千骑,打散混编,补入河源、积石二军。”

  一年百余万头牛羊的收益呢,还有数十万人口。鄯、廓二州,养这些兵绰绰有余。

  “尽快交给信使发出去!”邵树德一挥手,说道。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