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本王的钱去哪了?_大人,得加钱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三章 本王的钱去哪了?

第(2/3)页

这些资金都是贾六通过各种方式盘活的,所以贾六除了具有政治智慧、军事指挥能力外,商业头脑也是高度发达的。

  用全才来形容他,大抵是客观的。

  只是除了本部嫡系部队以外,清军的现状就比较惨了。

  就湖广绿营这个工资水平根本无法养活一家老小,这才出现兴汉军入湖广后,本地绿营几乎是一触即溃,继而成片降贼。

  而湖广绿营原先定的兵员是27500人,以基本工资一年十二两计算,一年财政需支付33万两白银。

  这不包括军官工资、盐菜服装费、兵器军械费、后勤保障费,通讯联络费,社会交际费、烟酒招待费、迎来送往费...

  所以,大账湖广绿营一年军饷开支是158万两。

  而湖广实际是两个省,湖南和湖北。

  一年财政总收入不到四百万两。

  光是绿营军饷开支就占了三分之一多,还不计荆州驻防八旗,全省公务员工资。

  杂七杂八算起来,湖广财政也就勉强做到持平,就是不需要朝廷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来补湖广的亏空,但湖广也没有能力向朝廷上交更多的赋税帮助比他更穷困的地方发展经济。

  现在问题来了,湖北糜烂了快两年,如今虽然收复了三分之二的地盘,但财政收入约等于零。

  即使去掉了荆州驻防八旗这个大包袱,湖广绿营本身在这两年战事中损失惨重,实有兵员从过去的两万多降到了不到五千人,湖广的财政依旧是大大的赤字。

  这两年要不是户部大量拨款,加上兄弟省份四川、河南、陕西等地的支援,别说湖广残余清军能不能存在,就是丰升额指挥的平乱大军也得因为贫穷而散伙。

  户部那边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老富都默认六子贤弟扒康熙爷的坟了,还能指什么。

  “千总每月仅二两银,把总每月仅一两五钱银,均无米石。一份官粮中,扣除盘银、小月银外,仅敷一家吃饭之用。妻儿饥寒,岂能无怨。如不破格施恩,则民心难安,焉能保其无叛逃助敌者?”

  纪昀虽是个半吊子国防部副部长,但掌握的情况比之下面还是要详实的,给出的数据都是最真实的。

  “购买柴草所需银两,若以每日三分计算,即用去饷银之半。抚养武弁之家口乃合于情理。再调往剿御者,米无所余,银虽有半,但买柴草料做饭尚需银两,此项亦按每日三分计算,至此饷银用尽。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花销,途中粮米何所余?盐菜何所得?服装兵器又何所出?...”

  贾六听得头大,不耐烦道:“好了好了,你就给我说说如今本王究竟要多少钱才能把局面维持住。”

  “嗯...”

  纪昀反问王爷这个账是按过去的标准算,还是按优待办法算。

  贾六当然按优待算了,就是工资翻倍。

  原湖广绿营余部和新降的兴汉军,包括在湖广境内归他大将军王节制的陕甘绿营、云南绿营、江西绿营。

  京里过来的八旗兵除了本部嫡系外,其余的仍按从前标准,但这个标准相对绿营可是高了数倍。

  纪昀表示明白,然后把账本扒了扒,拿算盘算了算。

  分几部分给王爷算了算开支。

  第一,八旗兵这块。

  根据《钦定户部则例兵饷》规定,八旗前锋、护军、领催、每月均给饷银4两,马甲月给银3两,年支米48斛,出征时另给行粮开拨费用。

  大致就是八旗普通士卒每月工资五千块,一年六万,此外还有杂项福利,如果不出征,八旗普通兵一年收入在十万块左右。

  出征的话,要翻倍。

  另外就是军功前程。

  整体八旗工资水平是绿营的五到六倍。

  随贾六到湖广前线的建制中央八旗兵约19000余人,如果这19000人在湖广打上一年,不算其它,仅算工资和出征加班费的话,一年需要两百万两左右。

  算上其它各式开销,光这19000名中央军一年就要花费350万两左右。

  第二,王爷自己的嫡系兵。

  热河马队、索伦兵、护军、亲卫加一块有七千人左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