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蓝色海洋_征战星辰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蓝色海洋

第(3/3)页

人员生活区,以此降低中子辐射产生的危害。

  把船体设计得如此巨大,主要是为了装下拖拽设备。

  在此之前,“蓝色海洋”号在“水母”的前方,将船头顶在“水母”上面,通过反向推进让“水母”减速。

  为此,“蓝色海洋”号拥有所有舰船中最为粗壮的框架龙骨。

  关键还有,制造“蓝色海洋”号龙骨的是用来制造轨道电梯承力骨架的“电磁激励单晶复合纤维”。

  采用顶推,而不是拉拽的方式让“水母”减速,只是为了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

  顶推减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作用到“水母”上的力量很有限,产生的加速非常微弱。

  在此之前,“蓝色海洋”号作用到“水母”上的加速度均在0.0001G以内。

  现在要在七天之内,让“水母”的速度由每秒七十千米降低到每秒二十五千米,必须把加速度提高一百倍。

  显然,顶推减速肯定不行了。

  别说“蓝色海洋”的推进器无法产生如此巨大的加速度,就算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也会让“蓝色海洋”号粉身碎骨。

  顶推不行,只能用拉拽的方式让“水母”减速。

  当然,还需要足够多的一亿吨级引擎来提供减速所需的力量。

  其实,这正是通过“九头蛇”工程建造了一百二十艘小型拖船的关键所在。

  这些拖船,全都配备了二十四台一亿吨级引擎,能够产生相当于“蓝色海洋”号一半的推力。

  只是,这些拖船都需要由“蓝色海洋”号提供聚变燃料。

  这正是需要“蓝色海洋”号提炼与生产聚变燃料的原因。

  在一百二十艘小拖船上场前,得让“蓝色海洋”号绕到“水母”后面,展开如同渔网一般的柔性紧固缆绳,并且选出一百二十个锚点,用热力钻头把锚桩送到“水母”内部数十千米处。

  听上去很复杂,实施起来却一点都不困难,而且全部自动化。

  需要的只是几个小时的时间,以及相同时间的耐心。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