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天悬北斗_赤心巡天最新章节目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天悬北斗

第(3/3)页

静,他当然也注意到了。但有关于天人姜望如何,笃侯自有决断。他有他的事情。

  他祁问,不是祁笑那般锋利绝伦的快刀。

  在那种锋锐之下,他常常显得普通。

  他认为自己擅长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耐心等待,一个是做好分内的事情。

  如果当初是他在主导迷界战场,他一定不会把姜望当做纯粹的棋子。而是会给姜望选择,会对姜望推心置腹,以此赢得这位国之天骄的信赖。

  相较于一场战争里的些许优势,“赢得姜望”,或许才是更大的战略胜利。

  他跟祁笑不同。

  他将用一生来证明,这种“不同”,不是平庸。

  贯彻近海的星楼隐去了。

  鬼面鱼海域里,姜望的事情迎来终局。

  祁问静静看了一阵,移开视线。

  不管姜望现在怎么样……

  已经天亮了。

  ……

  ……

  天光熹微。

  临淄城从睡梦中醒来。

  动乱诸域的天地斩衰,在这座霸国首都并未体现——

  朝议大夫宋遥,这段时间一直守在太庙,亲自执掌整个齐国的天象,使日夜有序、天时如常,谓之“正天时”。

  这样一位执掌国家大权的当世真人,这段时间什么事情都放下。要在太庙枯坐,一直等到四十九天的天地斩衰之期过去。

  可见天子爱民之心。

  李正书便在晨光中走。

  在贩夫的叫卖声中、在早点摊的香气中,走过格外宽敞的长街。

  喧声入耳,闷得发慌。

  三百里巨城临淄城,常常让人迷惘。四通八达的道路,错综复杂的枝干,总是叫人迷途,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李正书也还偶尔会觉得陌生。

  他在临淄有自己单独的宅子,也是他的治学之地,逢着年节之时,才回摧城侯府住上几天。

  但母亲经常来信,他也就回得勤。

  每次凤尧或者龙川回来,他也会找时间回来看看——总是要背书的。

  前武安侯都要在东华阁背书,可见这套法子管用。

  他是深得天子信重的“东华学士”,却也是个不官不职的朝野闲人。

  不骑马,不乘轿。

  一双布鞋,踩在晨露潮湿的街。

  这个夏天真是湿热。

  买了一碗母亲最爱的“小张记”的豆花,顺便也带了一屉小笼包。

  摧城侯府日常都是灵蔬灵食,不吃这些街面上的东西。

  但老人家馋这一口,他有时也顺着。

  一切好像都没有变化,一切好像都在变化着。

  “小张”都变成“老张”了。

  “大爷,您回来了……”门子小声行礼。

  李正书摆了摆手,径往里走。

  很快来到母亲的院落——母亲也早早地就起来,正在用棉布擦拭挂在墙上的弓。

  那是父亲生前所用的最后一张弓,弓身已经裂了,不能再用,便挂在房里作为纪念。

  这活计她从不让旁人做。

  “玉郎回来了?”老太太不回头地问。

  他并非老太太亲生,但胜似亲生。因为生得好看,打小老太太就爱带着他出门晃悠,逢人就炫耀“我家玉郎”。

  “玉郎君”的雅号,也算是由此源发。

  “是大爷呢。”旁边的侍女小声回应。

  老太太又道:“今儿是什么风,吹来了稀客啊?”

  李正书张了张嘴:“母亲——”

  “来了就住两天吧,正好龙川也快回来。”老太太道:“后天就是他的生辰。”

  李正书一时张着嘴,发不出声音。

  “怎么。”老太太有些好气又好笑地回过头来:“那个小王八犊子,是在外边放野了,这日子也不打算回来?”

  李正书没有说话。

  老太太转回头去,继续擦拭那把断弓,嘴里絮叨:“儿的生日,娘的难日,看不看我这个老太太倒是无关紧要。他总该好好陪陪他的母亲——你怎么不说话?”

  这把弓久无人用,但是透着油亮,不曾有一日沾灰。老太太把弓挂好了,又仔细地看了看,确认没有放歪,才把棉布放在一边。

  回身看着李正书:“玉郎,你自己说说,我该不该说你?龙川那孩子现在都什么样啦?打小就被你带去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现在也学不了好。他若有姜望三分懂事,老身也不至于总为他担心!”

  李正书眼中已经有泪了,低下头:“是儿的错。”

  老太太摆摆手:“若是军中有事,倒也该理解。咱们家当兵吃粮,没有因私废公的。不回就不回,不看就不看了吧。他母亲能体谅!”

  “母亲。”李正书泪眼朦胧地看着她:“龙川没了。”

  老太太张了张嘴,但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坐下来。

  “噢。”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