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_若道使君无此意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第(2/3)页

何况如今已至暮年,如此繁重之务怎会由他亲自裁决,最多在最后试武时评判一二。”

  颜琤走至萧澈对面坐罢,仔细解释道:“这便是皇兄高明之处,你只猜到是他忌惮世家门阀在军中安插自己人才出此奇招,可你却未看透这一举措另一用意。若初试是武试或者是兵法二者其一,那应征此次武试者自然多如牛毛,可将策论放于初试,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人员骤减。就算参报之人多于百人,可这策论并非良将所必备,阅卷裁决之时也可走马观花,选择百人岂不轻而易举!皇兄此意便是这场武试从一开始便将一切握于自己手中。帝王最擅长集权,这些权术朝臣百姓不懂,可他是天子,不仅了然于心而且运用的得心应手。”

  “可这岂不是要错失许多武艺高强也深谙兵法的人才?”

  颜琤笑道:“子煜,一个连应征之勇都没有的人,如何依仗他来日上阵杀敌?迎难而上难道不应是良将应有之品格吗?”

  萧澈细细思量颜琤的话,他对皇上自然不了解,可眼下只有颜琤这样解释才能合情合理。这些年圣上重文轻武,所谓制衡之术也均是用来制衡文官。

  先帝在时丞相管理百官,上传下达,手中握有实权的确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圣上登基之后,新增中书令和尚书令两官职来分权,中书令主管审核群臣奏章,尚书令掌管六部,朝臣与天子的交流途径增多,不再只通过丞相一人,此为专制。

  地方新增刺史,州牧,前者主管地方日常政务,后者负责监察,且需定期入京述职,两者互相牵制,彼此制衡,且刺史在州县任职期均为三年,三年一期进行轮换,迁调别处,以防刺史与州牧勾结扩充地方势力,此为集权。

  无论专制或是集权,皆用于文官。武官在新帝登基之处基本裁撤完毕,因此此次武试从一开始皇上便格外重视,一切皆由自己掌控,这其实完全符合帝王心性。

  萧澈想明白之后看着颜琤悠然道:“可这些帝王之术你是如何得知?”

  颜琤秀眉微挑道:“别忘了,我和皇兄同承一师。”

  萧澈配合着他的俏皮吃惊道:“哦,原来如此!”

  “好了,这下困惑已解,可以安心应征了,我的子煜,若皇兄最终无法选定于你,可真是辜负我这一番揣度圣意的苦心了。”

  萧澈边翻书边道:“阿璃有没有觉得圣上有些太过重视此次武试了,先是初期秘而不宣,之后又出其不意大改武试顺序。”

  颜琤起身正要离去,背对着萧澈道:“那是子煜不了解我这皇兄,他必得将一切掌控于自己之手方能安心,并不在意掌控之物是否归属于他。”

  萧澈觉察到颜琤语气冷淡,问道:“此话何意?”

  颜琤撇嘴道:“无意,如今他已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理应如此。这些年大虞在他的集权之下,的确胜于父皇在世时。若不是如今四境不安让他不得不重用武将,他是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皇权的。”说完便离开藏书阁。

  颜琤走后,萧澈久久回想刚才那一番对话,从前自己只顾和颜琤花前月下,从来不知晓颜琤竟然如此颖悟绝伦,足智多谋。方才听其一番言论,萧澈都有心劝他与自己同去应征此次武试了,自己不通纵横之术,可颜琤却是机变如神的谋士,看来日后若要夺得头筹还得靠颜琤提点。萧澈一想到得如此良人为伴,心中愉悦之情不禁昭然外露。

  中元节,百鬼夜行,王府中一应人皆早早收拾好回屋就寝。

  傍晚,几声闷雷预示着夜雨将至,此刻颜琤正陪着萧澈在藏书阁挑灯夜读。宣王府的藏书阁有四层,重屋为楼,四敞为阁,藏书阁四面皆有窗,二人每日所在二楼。

  窗外茂竹沙沙作响声夹杂着可怖诡异的雷雨之声涤荡在萧澈二人周围,猛然间,东侧窗牖大开,凉意雨丝夺窗而入,惊到屋内之人。

  颜琤起身,示意萧澈继续看书,自己前去关窗,走到窗口,他向外望去,倾盆大雨已至,电闪雷鸣交加,正要关上窗,一道明光闪电照亮整个夜空,他忽然看到那片茂竹之中站立着一位血肉模糊,面容尽毁的女人,满身体肤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