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秦风带来的大买卖_浴火八零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0章 秦风带来的大买卖

第(2/3)页

会产生依赖性。

  事实上,现在的凌微电子从成立那天起在销售这一方面,从来没有操过心,这也导致张军和楚凌微两人有些松懈了。

  好在两人及时的发现了问题,又商量了一阵子之后,决定从今日起,把扩展销售渠道的事情当成重点工作来抓。尤其是近半个月来研制出来的规格稍大的液晶显示板的销售,两人一致同意将市场推向美国。

  楚凌微一方面开始联系克丽丝,毕竟这里有她父亲的股份,她在美国那边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王俊凯加大这个技术研发投入,给周满江下达了技术指标,要求在一年内攻克十二英吋液晶板的技术壁垒。

  这个目标有点大了,就连张军听了之后都觉得不大可能完成。

  毕竟十二英吋的液晶板,在他前世的时候,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研制出来的,且由于成本过高,市场销售并不理想。

  即便是这样,周满江仍旧信心满满的接过了任务。

  在张军等人忙着准备荔园酒店开业的事情时,宋哲也已经忙的脚打后脑勺了。

  红光玻璃厂在那次安全事故之后,被新上任的孔益光和赵广民两人暂停了所有的生产和业务活动。

  市府方面开始积极寻找能够接收玻璃厂的人。

  而宋哲正好刚刚引进了德国的一条彩电生产线,其中的荧光屏的制作方面,为了降低成本,他想自己搞。

  所以一直以来对南淮红光玻璃厂都非常感兴趣。

  这样一来,当他找到孔益光和赵广民两人时,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很快便在原则上谈妥了红光玻璃厂的转让问题。

  但是对于宋哲提出的关于提升红光玻璃厂现有设备的方案,却被孔益光和赵广民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宋哲在这个方案当中要求市政府在转让玻璃厂时,除了剥离债务之外,还需要另外投入改造设备的资金,这个要求就有些过分了。

  虽然说市里现在急于将玻璃厂交付出去,但也不至于到倒贴的地步。

  最后在宋庆元的斡旋之下,宋哲勉强接手了玻璃厂。

  从此红光玻璃厂成为瑞华旗下的一个厂子。

  但是要依照目前玻璃厂的设备来生产荧光屏,难度很大,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宋哲看着玻璃厂车间内的那一大排设备也头疼的很。

  引进彩电生产线就已经耗光了他所有的资源,自己生产玻璃荧光屏又是彩电生产过程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除了降成本的需求之外,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他们今后在搞技术研发的时候会方便很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被人卡脖子的困境。

  玻璃厂的技术改造是势在必行的,现在的问题是缺少资金投入,也缺少技术上的投入。这也让情况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能够生产玻璃荧光屏的企业在国内也就三家,都是国企,眼下都处于供货极其紧张的状态。

  所以宋哲新成立的彩电生产线,如果想要维持生产,必然要高价购进,国外生产的荧光屏,这也会让彩电的成本进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