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_彪悍姨母清宫养娃日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第(1/3)页

两日后,  清军在漠南和漠北交界处的草地上大败蒙俄联军,成功驱逐沙俄和漠西蒙古侵略者的消息,开始如一阵温热的夏风般从北往南刮。

        除了蒙古人之外,  京城的老百姓们是最先从行商口中听到消息的。

        五月初四,  外城一条民巷里。

        一个穿着青衫、长相白净斯文的少年脸色通红、喘着粗气跑到家门口,  还没来得及推开家门,就激动不已地扯着嗓子大声喊叫道:

        “爹,  爹——我们胜利了,  我们胜利了!”

        少年的声音还没能把他爹、他娘给喊出来,  反倒把听到动静的街坊邻居们给惊动了。

        邻居们听到黄家大儿子的话后,  纷纷从家里跑了出来,  看到黄家大儿子眼眶泛红的样子后,  立马出声询问道:

        “黄家大郎,什么胜利了啊?”

        “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  我们胜利了!”

        黄家大儿子抬起袖子擦掉脸上喜悦的泪水,对着街坊四邻们连说带比划地讲道:

        “上午我在私塾里读书时,我们师傅给我们讲的,说是我军大获全胜,  十万清军把九万多的蒙俄联军给打得仅剩一万,  敌军已经狼狈不堪的逃窜了,  想来几日后,大军就要返京了。”

        “呜呜呜呜呜,  真得吗?那我儿子也要回来了啊!”

        听到这话,一个穿着粗麻布衣服的老妇人立马用干枯粗糙的右手捂着嘴,喜极而泣道。

        不远处,刚刚成婚没多久的年轻妇人们也连连用手绢擦拭着喜悦的眼泪,  盼望着自己夫君、爹爹、公公赶紧从前线返回,赶到家里来。

        正坐在家里翻看西学书,为六月恩科做准备的黄履庄听到门口儿子发出来的咋咋呼呼声音,没有听清内容就放下了手里的书本抬腿往外走。

        一走到门口他就听到儿子给街坊四邻们讲述战事胜利的消息,黄履庄当即眼睛一亮,立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连连拍着儿子的肩膀,夸奖他把好消息给带了回来。

        清军胜利了,想来六月的恩科就不会延期或者取消了。

        ……

        明日就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但是今年百姓们完全没有把它给当成端午节来庆祝,反而各家各户在屋檐下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站在门口放鞭炮,杀鸡宰鱼张罗了一桌子的好饭与家人围着饭桌庆贺漠北战事的胜利。

        官员、农民、匠人、商人像是提前过大年般,兴高采烈、唾沫横飞地讨论着漠北之战。

        此战与早年间的平三藩不同。

        平三藩是为了解决大清内患,自家人打自家人,没有什么好说得,但是此战就不同了,这是大清人民面对漠西蒙古和沙俄联军侵略者们进行的一场正义的反侵略之战!

        一些脑子灵活的行商将收集到的最新消息卖给茶馆老板后,茶馆中养的说书先生连夜将前线的胜利战事给改编成了热血故事,一时之间外城、内城的茶馆全部爆满,一座难求。

        看到这么多客流量,长着富贵大肚子的茶馆老板简直是乐疯了,干脆在门外搭了个三米高的红布台子,让善口技的说书先生坐在高台上,对着围在台子下的百姓们讲。

        他则站在自家茶馆门口,盘着右手中那油光水亮的俩核桃,笑眯眯地看着过往的人群。

        年约四十岁的说书先生穿着一身轻薄的灰色长衫,坐在长桌旁,右手边放着一块乌黑的醒木,左手边放着一杯润嗓子的菊花茶,声音抑扬顿挫,不紧不慢的,对着战事娓娓道来。

        因为善口技的缘故,说书先生嘴巴动动还能发出火炮声、兵器交接声、战鼓、战马奔跑,等等背景音,一开嗓就把底下站着听书的老百姓们全都代入了北边的激烈战事里。

        来往路过的人听了一耳朵后,也大多都会被吸引,选择驻足倾听。

        “啪!”

        说书先生将右手里的醒木往面前的长桌子上重重一拍就开始捋着下巴上的短须,嗓音微哑地说道:

        “上一回我们讲到皇帝老爷御驾亲征,巧用鞭炮和烟花破掉敌人骆驼阵的事情,这一回我们就讲激动人心的决战!”

        “话说,自从皇帝老爷将骆驼阵给破掉,当天杀敌一万后,就像是让全军战士都服用了百年老参般,我军士气如虹,那战意就像熊熊烈火一样把青青牧草都给烧成灰烬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皇帝老爷当晚回到营帐里就病倒了,而且患得还是不治之症——疟疾!”

        “嘶——”

        底下的听众们听到这个急转折后,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敌军们多狡猾啊,他们简直就像那无孔不入的恶心蟑螂一样,不知怎的竟然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下子可不得了了,他们的粮草被咱烧光了,知道眼下硬拼打不过咱,就开始给咱玩‘你前进我后退、你睡觉我骚扰、你打人我逃跑’的把戏,每天清晨两军会面后,敌人们就纷纷朝我军高喊皇帝老爷重病的消息,喊完立马溜走。”

        “一次、两次、三次下来,我军的战士们就像是那霜打的茄子般,士气低迷,萎靡不振了,更糟糕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但皇帝老爷病得从床上爬不起来了,我军的战士们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患上疟疾了,咱这边弱了,敌军那边就强了,噶尔丹的妻子阿努可敦这时还连夜运来了一万多石新的粮草,带来了三万身强力壮的援军,霎时间这战场形势就变成了敌强我弱的局面,对我军十分不利啊!”

        “老天爷呐,那这仗还咋打啊?”

        一个嗓门极大、长得虎背熊腰,打算明年就从军的汉子听到这里,忍不住立刻冲着说书先生高声喊道。

        说书先生本是不想搭理他的,但瞥见这人壮实如熊的身材后,担心这人砸场子,立刻捋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摇头叹息道:

        “这位壮士问的极好,正是因为这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大败骆驼阵之后,我军就开始节节败退了,连将军们都负了伤,没法骑上战马领军打仗了。眼看敌军就要发起总攻了,偏偏皇帝老爷的病却越来越严重,连水都喝不进去了。”

        “将军们急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好抹着眼泪给紫禁城里送信儿,面对如此危险的局面,宫里的娘娘们都急哭了,太皇太后都惊得昏倒了。上天为了拯救大清,也为了拯救皇帝老爷,这个时候皇贵妃娘娘在睡梦中遇到神仙指点,知道洋人手中拥有一种可以治疗疟疾的神药后,连夜叫醒太皇太后,她们费了一番波折终于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了这种神药,皇贵妃娘娘当即告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撇下俩一岁多的双胞胎小阿哥,带着太子殿下和大阿哥千里奔骑,跟着运粮车跑到了前线。“

        “可惜神药可以救了皇帝老爷的性命,但是却拯救不了这个注定失败的战局,将军们都负伤了,军中无主将,皇贵妃娘娘见不得清军死亡,于是就立下军令状,代替皇帝老爷当大军主帅。”

        壮汉听到皇贵妃当主帅,一双浓眉瞬间就皱了起来,还没等他开口表达自己的不满,说书先生就继续往下讲道:

        “发起总攻的敌军们看到领军的人竟然是皇贵妃后,全都哈哈大笑,以为皇帝老爷是真得不行了,纷纷涌上前,可是他们哪知道皇贵妃娘娘可是要比皇上还厉害呢!”

        “据说皇贵妃娘娘手里的那根金丝长鞭是用孕育孙大圣的那块天石锻造而成的,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整整烧了九九八十一天,和金箍棒是一样厉害的东西!重达千斤!一般人拿到拿不动,握着鞭子把手在空中轻轻甩一甩鞭子就能变成一根金光闪闪的细棍子,随便往地上敲一敲就能变成一根寒光凛凛的金箭!是从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传下来的神鞭!”

        “皇贵妃娘娘就握着这条神鞭,用尽自己一身的天赐神力,顶着敌军密密麻麻,仿佛是下雨般的猛烈炮火一人一马杀进了敌人的包围圈里,对着那些凶残的敌人们爆头如爆瓜,一棍子下去敌人的骨头都碎成血沫子了,那血沫子被大草原上的夏风一吹就化成了一片大大的血云彩飘到了天上,你们猜怎么着?”

        说书先生将视线移到底下的老百姓们身上,老百姓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说书先生就将目光给收回来,抬起头指着头顶蓝天上的白云给听众们继续讲道:

        “那血云彩竟然极通人性,它是敌人的血化成的啊,毒的很,想要往咱清军的队伍里飘,骑在战马上皇贵妃娘娘用手指着它高声呵斥‘尔等再敢往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