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万事开头难(求月票!)_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万事开头难(求月票!)

第(1/3)页

  “郑董,其实关于眩晕感的产生我们是有思路的。

  只是在电信号转化成脑神经信号这一点上,我们一直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

  植入式脑机连接和我们的产品定位不符。

  而通过现有方式,如何准确的把电信号传输进人脑,而又不对人脑产生伤害,这是最大的难题。

  用华国的话来说,就是万事开头难。

  最近我们一直在围绕如何做到这点探索。”

  李渺渺在跟郑理聊完之后,特意通过内部邮件系统发了一封邮件去问李万清。

  因为不仅仅狮城研发中心最近没有新的研究进展,而且狮城方面对实验猴的消耗数量曲线在近两个月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要知道在灵魂证明后,实验猴的价格比之前翻了十倍。

  药企们都试图找实验猴的替代物,因为用实验猴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因为临床实验成本的激增,中小型药企倒闭了一大批。

  现在一款小分子药物从研发到正式上市,需要消耗的资金是十亿米元起步。中小型药企根本扛不住。

  成本的激增,导致CRO行业的愈发红火,大量欧美药企把基础研发外包给华国的CRO企业。

  华国的CRO行业龙头市值翻了两倍不止。

  还有比较矛盾的一点在于,用其他实验生物替代实验猴,这样的实验结果,在某些国家不被认可。

  这些国家的药品监管机构,要求必须要用实验猴来进行实验后,才会允许药企开展人体临床实验。

  因为他们认为药物如果没有经过有灵魂的生物实验,是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这些国家大多以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主,他们比较迷信。

  但是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阿美利肯。阿美利肯一来是因为迷信程度比较高,二来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提高创新药领域的门槛。

  李万清向郑理发出视频请求后,获得了同意。

  李万清接着说道:“我们在实验猴上进行了各种实验,但是目前来看没有很好的效果。”

  VR的英文全称是Virtual

Reality,意思就是虚拟现实。

  只是在国内的语境里把VR和虚拟现实分开了,认为虚拟现实比元宇宙高端,然后元宇宙又要比VR高端。

  实际上虚拟现实最早的概念能够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

  让那个年代的人来使用现在的VR技术,他们肯定觉得这玩意比他们幻想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还要先进。

  只是现实人们的胃口被日益迭代的技术给养叼了。

  之前的VR技术,大家不认为是虚拟现实。

  直到科创未来的脑机连接VR出来之后,大家才觉得勉强和元宇宙能够沾上边了。

  而科创生物给李万清分配的研发任务,要在现有技术上前进一大步。

  首先神经细胞产生传递信息的电信号。

  尽管神经元本质上不是良好的电导体,但由于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它们已经进化出精细的机制。

  通过基于离子穿过其质膜的流动来产生电信号。

  通常,神经元会产生一个负电位,称为静息膜电位,可以通过记录神经细胞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电压来测量。

  动作电位消除了负静息电位并使跨膜电位瞬时为正。

  动作电位沿轴突的长度传播,是神经系统中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基本信号。

  可以根据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渗透性以及这些离子在细胞膜上的正常分布来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实际上人们早就已经实现了外部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那就是振动。

  空气中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又进一步转化成大脑可以处理的神经信号。

  人体内大概有

110

种存在于我们的基因组中。

  这些蛋白质参与细胞组成和细胞间信号传导等过程。

  该系统的核心是耳蜗深处的一束细毛,它们通过称为“尖端链接”的蛋白质链连接。

  当耳蜗响应声音而振动时,毛发会移动,导致尖端连接伸展并打开毛发上的离子通道。

  当带正电的离子流入时,它们会产生大脑用来处理声音的电信号。

  这些链接由两种蛋白质组成,钙粘蛋白

23

和原钙粘蛋白

15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