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钱不够了_香江19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钱不够了

第(2/3)页

2650美金!

  “噢,用了这么多了啊!”张恒捂住额头。

  之前利用恒生贷款做空港币,他赚了590万美金,加上在洛杉矶时从3M得到的预付款中的40万美金,先后买了4500份黄金期货合约,按照每盎司119美金的价格出售给高盛,获得利润2340万美金,加上本金的话总金额是2970万美金。

  扣除这阶段团队在美国的运营费用,目前堪堪只剩下300万美金带个零头。

  “老板,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接触,霍根的意思很明确了,仙童母公司董事会的底线是800万美金。”霍尔尼说道,“虽然我并不认为香江工厂值这些钱,但如果这帮人咬住不放的话,我建议我们还是要准备这么多。”

  收购仙童香江工厂的事情由陆元腾负责,霍尔尼通过私人关系先行探底,仙童现任总裁霍根已经给出了底价的音头,霍尔尼自然最关心此事,毕竟他去香江就是负责改造并运营这家晶圆厂的。

  仙童香江工厂同样位于观塘,靠近观塘码头,是单层建筑,占地1.3万平方米,目前拥有双极半导体生产线两条,熟练工人100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60多人。

  如果说现在最有价值的,当然是这些管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两条生产线也有相当一部分设备能够保留下来,土地价格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意。

  但张恒知道,最晚到70年代末,观塘的工业土地就会告罄,这时候一座1.3万平方米的厂房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往上翻建两到三层就能满足生产扩大的需求。

  更别说到21世纪后,因为香江电子、玩具和服装业的不景气,加上屯门工业区的新开,观塘工业厂房会大部分改建成商业和住宅楼宇,那时候观塘住宅单价将超过8万每平米。

  按照港府规定的最高容积率,这块地至少可以建造7万平米住宅,市值将超过60亿港币。

  这些钱到时候张恒不一定看得上,可一块能够扩容的土地对于大恒来说很重要。

  林良加入讨论:“老板,你让我沟通的GCA,他们答应给我们定制前道和后道光刻机,至于入股之事,他们要等我们的晶圆厂投产之后才会考虑。”

  “这样啊......准分子激光光源生产商呢?”张恒追问。

  “通过咨询公司,我找到了两家业界小有名气的公司,一家是Lambda  Physik,另一家是GSI,前者经营纺织品印染辅助设备,后者专门为出版社服务,前者对我们的参股意向表示欢迎,他们的光源还未曾在IC制造中使用过。”

  “老板,你觉得准分子激光器可能会代替汞灯?”霍尔尼敏锐地提出了疑问。

  “如果摩尔的语言是准确的,IC必将愈来愈小型化,成本控制也相应会要求更高,对于光源的要求自然会越来越高,在这两方面,准分子激光器具有很大潜力。”

  集成电路(IC)要在单片晶圆(硅片)上构建众多的电子元件(主要是CMOS管),而这些元件的各个部分,比如P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xqianqian.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